中国古筝网
取消

去微信分享给好友

文章|发布时间:2018-10-16 15:42

『 筝界青年论坛 』第三期: 山东筝·高自成与《汉宫秋月》

       以曹东扶、郭鹰为代表的河南筝、潮州筝,分别于20世纪中叶进入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初创的民族器乐教学体系,民间艺人的身份转型实则意味着古筝随之走向学院语境下的专业体系化教学与传承,此后,各地专业音乐院校纷纷成立,古筝也被列为民乐系常规专业设置之一。本期为大家讲述的山东筝派代表名家高自成(1918-2010),就是中国西北地区古筝专业教学的开拓者之一,其演奏的山东筝曲《汉宫秋月》,直接脱胎于弦索合奏“碰八板”中的筝乐声部。


山东筝派名家高自成


       20世纪初叶,山东筝依附于一种分角坐唱的曲牌体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的弹唱活动:“一般由弹唱山东琴书开始,这时候几乎全村人都来听”(参见高自成“回忆我的古筝艺术生涯”,载于《秦筝》1983.6第二、三期);此外,在歇唱或乐手间切磋时,常常合奏纯器乐大板套曲,即“碰八板”(又称“对流水”、“对八板”)的弦索合奏乐形式,但往往“到合奏纯器乐的大板套曲时,往往就只剩下一些音乐爱好者在场了,但此时正是艺人们相互切磋、学习技艺的好机会”(参见高自成《回忆我的古筝艺术生涯》)。高自成的祖父、叔父皆为郓城有名的弹筝高手,作为一种谋生本领,高自成自幼便随祖父、叔父学习弹筝、打扬琴、唱琴书,此后曾拜名艺人王殿玉为师,随其组织的“东鲁雅乐社”赴各地参加演出活动,以擅弹筝而著名。


       弦索合奏“碰八板”的常用乐器为筝、琵琶、扬琴和胡琴等,筝在“碰八板”的合奏中始终处于突出地位,故当地有“无筝不成乐”之说。“碰八板”指的是由山东琴书的主要伴奏乐器同时演奏由同一母体——器乐曲牌【八板】演化而来的不同乐曲,使之一方面在旋律框架、乐句落音、乐曲篇幅及宫调等关键节点上保持基本一致,另一方面在【八板】各分句中,形成声部间远近不同的渐变式离合,编织出支声性复调因素相叠合的织体,呈现出各声部间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独特听觉审美。不同乐器在高、中、低不同音区,音质的点状颗粒性与线性延伸性,彼此音响的厚薄差异,相同乐音音势高低的清晰碰撞,一会在旋律的控制下齐头并进,一会在织体的变换中蔓延扩散,分分合合的趣味以及指尖对话的玩味,通过声音的层次与多样折射出“碰八板”的活力。从山东琴书的主要伴奏乐器,到逐渐稳定的“碰八板”合奏乐器,相较依附于剧情、唱腔发展的琴书伴奏而言,脱离开唱词进入纯器乐领域的弦索合奏,往往是民间乐手进一步发挥乐器之所长的重要用武之地,器乐音响的相互搭配、旋律音调的交织镶嵌、节拍节奏的尺寸拿捏等等,常常在三、五组合的乐器对话与彼此聆听中,发现,挖掘出更深一层的乐器合奏甚至是独奏性能。


       下面,将通过音响聆听来感受“八板”和而不同的音响意趣:



       《汉宫秋月》古筝、扬琴“碰八板”(古筝演奏:高自成),《中国十大古筝名家名曲》,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2005年。(此音频可去网易云音乐搜索聆听)

2.视频:《汉宫秋月》双筝演奏(演奏者:曲云、孙卓)。

点击链接查看视频



西安音乐学院筝家周延甲、高自成、曲云(从左至右)合影

 

       1957年,被誉为“大西北筝师第一人”的高自成远赴西北并就此扎根,成为西安音乐专科学校(西安音乐学院前身)的第一位专职古筝教师,自此“大西北唯一的高等音乐学府开始有了古筝专业”(参见周延甲“大西北筝师第一人——缅怀高自成教授逝世周年”,载于《交响》,2011年第四期)。“1960年为迎接在西安召开的全国古筝教材编选座谈会,民乐系成立了‘筝科小组’,积极编写教材,所谓‘筝科小组’也就是高老师和周延甲两人。白天上课,晚上记谱,常常熬到深夜,高老师一遍一遍演奏,周延甲反复琢磨记谱,力求正确、真实。每首曲子,都要高老师点头批准。共记了小板12 首、琴书曲调部分20首、大板11首,最后油印成册《山东古筝曲集》”(参见周延甲“大西北筝师第一人——缅怀高自成教授逝世周年”)。1986年,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山东筝曲集》在原有曲集的基础之上进一步丰富,并新增鲁豫大板套和创编筝曲两部分。


        

高自成 传谱                                               高自成 编

《山东筝曲选集》(1960年油印本)      《山东筝曲集》(1986年人民音乐出版社)

                                            

      《汉宫秋月》是山东筝派的传统代表曲目之一,描写了古代宫女对月伤情、望月思亲的愁绪,原为山东“碰八板”套曲连缀起始部分的一首慢板乐曲,故又标作“大板第一”。乐曲在六十八板(“八板”)结构体式与“工工四上尺”的旋律框架下,运用山东筝右手特有的劈托、挑抹等演奏手法,在食指挑抹后,紧接着大指劈托,以衬托眼位十六分音符后半拍“嘀嗒”作响的清脆利落,可以说,对板眼、尺寸的把握,体现在乐曲筝曲每一个音头、句尾的时值强化上。从容不迫的花指,加速渐强的双音,悠然自得的颤音,让人听到牙痒的按滑音以及与山东地域方言相匹配的回滑音,润乐于音与音的顿逗连接处,出其不意地展现出山东筝韵的意味悠长。


       最后,将欣赏到的是由高自成演奏的筝曲《汉宫秋月》。



作者说:

本档栏目的设置,是本着向业界各位前辈老师学习的态度,所推出的内容为热爱古筝音乐的大众提供一定的导赏参照。作为音乐专业理论领域的学习者、筝界音乐的求索人,栏目主播接受业界前辈给予的斧正及友好意见,也希望各位业界名家给予本栏目真诚关爱与建议。(本篇文章未发表出版)


小编说:

本档栏目旨在弘扬筝乐理论文化,鼓励筝界所有年轻人参与投稿,中国古筝网希望为大家提供一个“百家筝鸣”的平台,一起共同学习筝乐文化,也欢迎筝界老一辈艺术家提出宝贵建议。


相关阅读:

二十世纪中国筝乐经典名家名曲导赏 第二期-潮州筝:郭鹰与《寒鸦戏水》

二十世纪中国筝乐经典名家名曲导赏第一期-河南筝:曹东扶与《高山流水》

二十世纪中国筝乐经典名家名曲导赏导言

评论

确定删除吗?

删除后数据将不会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