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无意间发现了父亲演奏的客家筝曲《出水莲》音频。相对这首曲目,父亲比较偏爱《蕉窗夜雨》和《崖山哀》,因此在他出版的CD唱片中,更多出现的是这两首客家筝曲。
1959年中央音乐学院从天津移往北京,当时父亲的老师曹东扶先生随学校去了北京。父亲和同学史兆元留在了天津音乐学院,学校问他们两人“想跟谁继续学习古筝”。他们提出要向罗九香先生学习筝演奏,因为他们在唱片上听过罗先生的演奏,音色非常漂亮,左手按滑音非常神奇,但是怎么模仿都不会。
学校随即将远在广东梅县的罗九香先生聘请到了天津音乐学院任教一年,专职教授父亲和史兆元两个学生客家筝曲。当时罗先生上课时亲自拉二弦,父亲演奏筝,这样一句一句口传心授。
罗九香
当时,父亲的宿舍就在罗老师的隔壁,两人也成了亦师亦友的忘年交。听说当时有一个笑话,罗老师因为是广东人,吃东西很讲究,经常说吃这个东西补,吃那个东西补。父亲就问他:“罗老师您补那么多,怎么个子还那么小呀?”
何宝泉
通过一年的学习,父亲熟练掌握了客家筝的演奏技法和古朴典雅的音乐特色。在之后的演奏中,父亲又融入自己北方筝派特点,使他演奏的客家筝曲增加了苍劲有力的音乐色彩。
孙文妍
受父亲的影响,母亲演奏的《出水莲》也传承了罗九香先生的古朴典雅,加之浙派筝艺的长期熏陶,音乐中又有细腻端庄之风,听来别有一功。
评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