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筝网
菜单
音乐人
筝闻速递
level
中国古筝网新闻编辑
TA的作品
TA的动态
20250929期 【国筝资讯】

所属视频栏目:国筝资讯

展开
  • 16小时前
  • 0 0
“第二届中国民乐优秀青年人才培养与推广计划研修班”在浙江音乐学院拉开帷幕

9月20日,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主办、浙江音乐学院承办的第二届中国民乐优秀青年人才培养与推广计划研修班在浙江音乐学院正式拉开帷幕。本次研修班旨在发掘和培养中国民乐领域的优秀青年人才,推动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创新,促进民乐事业的繁荣发展。开班仪式上,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吴玉霞、浙江音乐学院院长王瑞致辞,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党支部书记王书伟主持开班仪式,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王建民、杨青、胡志平、张高翔,以及浙江音乐学院国乐系、作曲与指挥系专家出席开班仪式。吴玉霞在致辞中表示,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才竞争已成为国家竞争的核心。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积极响应国家人才强国战略,以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民乐人才为己任。本届研修班学员涵盖来自学会21个专业艺术委员会推选代表,金钟奖、文华奖等重大赛事获奖者,音乐院校青年教师、院团演奏骨干,以及优秀社会教育者和各省学会推荐人才,所有学员均在40岁以下,体现出项目聚焦青年、培育新秀的明确导向。她表示,研修班通过专家授课、音乐对谈、学术研讨与交流分享等多元形式,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着力增强青年人才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希望学员珍惜机会、互学互鉴,不断提升艺术修养与文化视野,加强道德品格修炼,努力成为德艺双馨的艺术工作者。王瑞代表浙音对与会专家及学员的到来表示欢迎,对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的信任表示感谢。他深入阐述了新时代发展和传播中国民族音乐的重大意义,并重点介绍了浙音在民族音乐教育和研究方面的成果,特别是2020年成立的民族乐队学院。该学院以推动教学改革、培养合奏人才、探索中国民族器乐独立艺术品格为目标,通过“舞台即教室”的课程改革,突破传统教学模式 ,构建起一套“职业化培养体系”。他认为,在全球化与人工智能迅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真正的音乐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我们应坚守初心、守正创新,探索中国民族音乐独立的审美品格与话语体系。他呼吁学员珍惜与专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深入思考中国民族管弦乐的未来发展路径,共同努力推动中国民族音乐事业繁荣发展。开班仪式上,北京民族乐团首席魏笑妍和黑龙江省歌舞剧院常任指挥冯天佑分别代表学员发言。会上,王书伟书记宣读了《关于第二届中国民乐优秀青年人才培养与推广计划研修班成立“临时党支部”的通知》。随后,学员代表们带来了精彩的节目表演,上海音乐学院的江子屹演奏竹笛名曲《鹧鸪飞》,北京乐器研究所的彭丽颖用古乐器筑演奏《广陵散》,新疆师范大学的郭铭渲带来了琵琶独奏《点》,浙江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的学员们(裴文钰、黄琳、陈铭楠、张晶洁)则合作演奏了民族室内乐《染》,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本次研修班将邀请多位民乐领域的知名专家和学者为学员们授课和指导,其中包括对谈《理论筑基 实践破壁——论音乐学习者的双重视野与艺术修炼》、对谈《技艺循法 传情达意——民族器乐演奏艺术之我见》、讲座《增强民族音乐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民族管弦乐之魅力》《国乐情愫——我的民族管弦乐创作实践与思考》《再谈民族器乐艺术的传统与当代:<来自中国的声音>写作体会》等,研修班举办期间还将举行《纪念刘天华诞辰130周年专题研讨会》,通过专题讲座、对谈研讨、演出实践等多种形式,全面提升学员们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为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积蓄力量。

展开
  • 28小时前
  • 0 0
强制性国家标准GB 28489《乐器有害物质限量》研讨会在西安召开

为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促进强制性国家标准GB28489-2022《乐器有害物质限量》有效实施,2025年9月19日,中国乐器行业强制性国家标准GB 28489专题研讨会在历史文化名城西安顺利举办。会议由中国乐器协会、全国乐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办,西安音乐学院承办。中国乐器协会专职副理事长、全国乐器标委会主任委员孙瑞勇、西安音乐学院副院长仲廷虎以及乐标委委员、乐器企业负责人、技术专家、检测机构代表近70人出席会议。会议由中国乐器协会副秘书长钱富民主持。本次会议围绕标准实施难点、检测技术优化、企业合规实践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为推动我国乐器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中国乐器协会专职副理事长、全国乐器标委会主任委员孙瑞勇代表主办方作了专题报告。他指出,本次研讨会不仅系统梳理了GB 28489标准实施以来的成果与问题,更通过权威解读、实战分享、深度研讨,为标准进一步落地明确了方向、凝聚了力量。他强调,标准是行业健康发展的“生命线”,未来需持续推动“标准+技术+产业”深度融合,让标准真正成为企业提质增效、行业转型升级的支撑。围绕GB28489-2022《乐器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实施以来出现的相关问题,梳理前一阶段调查问卷中提出的诉求,结合两年多来标准贯彻的实际情况,孙瑞勇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具体要求。一要提高对强制性国家标准“重要性”认识,二要提高对强制性国家标准“必要性”认识,三是提高对强制性国家标准“迫切性”认识,四是全行业贯彻强制性标准务必“到位”,五是全方位完善强制性标准有序“到位”。(孙瑞勇主任讲话全文另发)。西安音乐学院副院长仲廷虎在致辞中表示,西安作为千年礼乐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承载着深厚的艺术文化底蕴。西安音乐学院始终以推动音乐事业发展为己任,此次承办全国性的行业研讨会,既是对乐器行业健康发展的支持,也是对“守护艺术安全”理念的践行,希望通过各方交流,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乐器作为传递艺术之美的载体,其产品安全与使用者健康息息相关。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安全的关注度持续提升,GB 28489-2022《乐器有害物质限量》作为行业强制性安全标准,既是规范生产的“红线”,也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基石”。但在实际落地过程中,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到检测监管,仍存在诸多待解难题。此次研讨会上,全国乐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郭婷作了《GB 28489-2022 实施情况分析报告》,以真实数据和典型案例,清晰呈现标准实施的情况与痛点;同时介绍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乐器有害物质限量 测试部位》基本情况,回应了企业在检测环节常见困惑,让参会者对标准“落地路径”有了更具体认知。国家轻工业乐器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副主任韩彦夫聚焦检测端核心问题,一方面解读《乐器有害物质限量 测试部位》征求意见稿,另一方面通报标准实施以来企业送检数据,提炼出送检流程典型问题,并给出针对性解决方案,为企业合规送检提供清晰指引。中国轻工业乐器检验检测中心(扬州)副主任王瓒则结合市场抽检一线经验,深入分析GB 28489-2022常见不合格原因——从原材料选型偏差到生产工艺管控疏漏,并提出可落地应对措施,尤其针对抽检应急处理方法展开详细说明,为企业筑起“合规防护墙”。研讨会上,一线企业代表结合实践案例,分享标准落地经验与创新思路。吟飞科技(江苏)有限公司经理秦宏伟从“风险预防”切入,分享了吟飞在源头管控中“供应商合格报告+原材料抽样复检+定期第三方检测”三级核查机制以及对供应商进行强标培训的有效做法,为企业提供了管控实操经验;扬州金韵乐器御工坊技术部经理薛磊聚焦“过程把控”,拆解生产全流程中细节管理方法,展示如何将标准要求融入每一个生产环节;山东省雅特乐器股份有限公司品牌创始人赵卫国则以“抽检整改”为主题,分享企业应对突发检测问题实战经验,为同行提供可借鉴的应急处理方案。在交流互动环节,参会同仁们围绕标准条款理解、生产技术难题、合规流程优化等议题踊跃发言,现场讨论热烈,不仅解答了实际工作困惑,更形成系统贯彻GB 28489-2022《乐器有害物质限量》标准多项共识。中国乐器协会副秘书长钱富民在会议总结时表示,本次研讨会以“说透标准、破解难题、化解风险、共促发展”为主题,搭建了一个跨领域、多层次、多视角交流平台,围绕标准条款细节解读、实际生产中的合规难点、检测数据分析、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标准修订条例等关键议题展开深入交流,达到了预期成效。研讨会有效破解了标准落地中的关键难题,也为我国乐器行业迈向 “安全化、标准化、高质量化”发展新阶段奠定了坚实基础。参会代表纷纷表示,将把会议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推动企业合规生产、行业规范发展,共同守护乐器使用者健康,为增强我国乐器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力而共同奋斗。

展开
  • 28小时前
  • 0 0
读《潮筝韵论》撰文:陈彩霞

辜玉斌老师在《潮筝韵论》中凝炼总结了潮州筝中”韵“的七条规律。何为“韵”?《现代汉语词典》对其首个标注即是“好听的声音”。如果从偏旁结构,望文生义的角度,“音”和“匀”,不就是和谐美好的声音吗?虽然“韵”源自对声音的描述,但也延展到中国文化中关于美好意向的各种描述,比如韵律,风韵,韵味,韵致等等。辜老师在《潮州韵论》中,正是从更广的视角,从中国传统艺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根本的规律来理解潮州筝之“韵”,即寻求潮州筝之“道”,而非就筝论筝之“术”。潮筝韵论之一:八音论。八音即潮州话仍保留的古汉语八音系统,而潮州筝谱,乃至整个潮州音乐,弦诗乐最为传统的,正是采用潮州话的记谱方式,两者自然是相通的,即潮州音韵中,自然有“八音”。如果说,我们形容一个人缺乏乐感为“五音不全”——分不清宫、商、角、徵、羽,在弦诗乐中,潮州筝曲中,还可以加上一条,叫“八音不足”。潮筝音韵首美,美在八音。潮筝韵论之二:空间论。辜老师认为,弦诗乐在流传中,从古至今,经历了从二四谱(二三四五六,五个基本音阶和弦位,其中二四,sol,do这两个音最为稳定,取之代称记谱方法)到工尺谱到简谱的变化,而这种变化,固然是与现代音乐体系连接流变的必然过程,但仅限于此,以为这是潮州筝曲的所有,则是远远不够的。简谱中的七个基本音高之外,还有许多的“空间”需要依靠通过“作韵”来补充。潮筝音韵的二美,美在七个基本音阶之外的空间:“韵”之丰富和细腻。潮筝韵论之三:诗性论。潮筝音韵之美,既在潮州话——渗透于日常生活的”俗“,更在中国诗词歌赋的”雅“。弦诗二字,最能体现中国诗歌一体的本质。汉赋即是有韵的散文,更不用说唐诗宋词中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曲名词牌:菩萨蛮、行香子、清平乐、浪淘沙、西江月……依曲填词,词曲一体。唐宋遗音的弦诗乐,自然需结合诗词的格调韵律去体会,理解。潮筝韵论之四:琴书论。中国书法,讲究谋篇布局、虚实结合、疏密有致,潮州筝作韵,也尤其讲究通过音高的变化,强弱、刚柔处理,展现整体和谐的美。这正是辜老师提到的,自明朝起,琴(古琴)书一体之说。潮筝韵论之五:声腔论。我理解似乎与八音论有些相似,但又有所不同。声音是情感表达的重要媒介,同一句话,不同的音调,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感,有些甚至是很微妙,难以用准确的文字来表达,但我们的大脑神经能捕捉到。潮州筝正是通过作韵的灵活,多样,乃至微妙的变化,来表达丰富多样细腻的情感。潮筝韵论之六:组合论。似乎与琴书论有些相似。潮州筝韵强调主韵与副韵的配合,主韵要突出,副韵必不可少,又需要避免喧宾夺主。此外,各韵之间,相互映衬,相连,辜老师总结为“韵起有根,韵收有源”。潮筝韵论之七:律制论。辜老师认为,潮州音乐的律制特点是“七不平均律”,其音阶的变化相当灵活,这可能是灵动的潮州筝韵的本质所在。辜老师说,他的学生,都必须抄一遍这篇文论,所以我写了这篇读后感。我纯属纸上谈兵,未来应该在具体的曲谱中,在具体的音律曲韵中去领悟。我们时常说,要寻找我们的文化基因,传承文化记忆。如何解读我们的文化基因,文化记忆。辜老师的这篇文章,可以给我们许多的启发,他从更大视角,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艺术的高度来解读潮州筝韵。反之,潮州筝也可能是我们理解潮州文化,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把很好的钥匙,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撰文:陈彩霞2025年9月24日

展开
  • 09-26
  • 0 0
×

评论

要删除这条动态吗?

确定删除吗?

删除后数据将不会保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