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妍(前排中)、何小栋(后排右四)领衔上海国乐研究会演出
孙文妍的父亲、中国民族音乐大师孙裕德
近日,上海市第七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公布,徐汇区湖南街道江南丝竹团队入选扩展项目名录。湖南街道是江南丝竹的重要传承地,多年来,居住于此的古筝大师、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孙文妍及其儿子——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会员、上海国乐研究会主要负责人何小栋,带领上海国乐研究会扎根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不仅致力于推广和保存江南丝竹传统乐曲的地方风韵,也为非遗保护和发展作出贡献。
日前记者走进复兴中路1340弄,在这个毗邻上海音乐学院的小区里有间不起眼的活动室,就是上海国乐研究会的排练室。坐在古筝旁,孙文妍、何小栋母子娓娓讲述了自己对江南丝竹的一生坚守。(图片由受访者提供)记者 陈玥
一生只做一件事
江南丝竹是中国传统器乐丝竹乐的一种,因流行地域以上海为中心,包括江苏南部、浙江西部一带,且使用二胡、扬琴、琵琶、笛、箫等丝竹类乐器而得名,曲调绮丽优雅,技法丰富多彩,变化层出不穷,2006年,江南丝竹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提及自己与江南丝竹的结缘,作为江南丝竹代表性传承人的孙文妍笑着指了指排练室墙上父亲的照片:“都是受父亲影响。”
孙文妍的父亲是中国民族音乐大师孙裕德,他当学徒时就对民乐有着满腔热爱,后来不仅成为琵琶演奏大家,也以高超的洞箫演奏技艺被乐界誉为“箫王”。1941年,他一手创办了上海国乐研究会,专攻江南丝竹。在孙文妍的记忆里,儿时生活物质上虽节俭朴素,但父亲对民乐锲而不舍的追求,是留给自己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上海国乐研究会是业余民间音乐团体,所有经费均由父亲自行承担。创办之初,他只是电力公司的普通职员,有限的工资不仅要养育我们8个兄弟姊妹,还要维持国乐研究会的开销。”孙文妍回忆,儿时住在复兴中路弄堂内一栋石库门房子的三楼,30多平方米左右的空间拥有一大一小两间房,每到周末醒来第一件事就是一家人在母亲带领下,把三张床铺拆掉,为排练腾出空间。“那时一来就是20多人,房间里搞合乐,楼道里切磋琴艺。晚上演奏完我们再把床铺搭起来,每周都是如此。”
还有令她难忘的是每逢演出时,成员们下了班纷纷赶来她家吃晚饭,然后拿好乐器,坐上两人一辆的三轮车,浩浩荡荡地赶赴演出场所。“我们是普通家庭,但在阳台的厨房内却有两口很夸张的大饭锅。”孙文妍介绍,以前研究会的活动形式就是一些爱好者相约在家里或茶馆里演奏。在父亲的付出和努力下,原本根植于市井的江南丝竹逐渐走向了世界。1947年,他带领上海国乐研究会赴美国巡演60余场,成为我国较早走出国门的业余民间音乐团体。
每当谈及父亲,孙文妍总是感慨万千:“他一生只做一件事,一心只在抚弄自己喜欢的丝竹乐上。1981年,父亲去世前两小时还在为学生上课,弹琴的假指甲直到过世后才从手上摘下……”
父亲对民乐的挚爱,影响了孙文妍一生。她将毕生时光与民乐紧密相连,年少时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求学,毕业后走上上海音乐学院讲台,与著名古筝演奏家、蝶式筝发明者何宝泉结为夫妻,后来还成为了上海市江南丝竹和浙派古筝的代表性传承人……数十年艺术生涯里,她和丈夫将民乐传承视作一生的信条,共同编著十余册书籍,参与12张古筝教学影碟的录制,在国内外出版古筝独奏专辑的音带、CD、录像带十余盒(片),并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近十篇论文……不仅登台无数、成果累累,也桃李满天下。
三代接续留住传统雅韵
父亲离开后,孙文妍接过其衣钵,以传承江南丝竹为己任,成为上海国乐研究会的负责人。此后三十余年,上海国乐研究会在她的带领下演出不辍,在各类比赛中屡获殊荣。她在2021年获得了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民乐艺术终身贡献奖”;2015年荣获中国音协古筝协会“中国古筝杰出成就奖”。
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孙文妍没有止步不前。“希望江南丝竹能被年轻一辈接受和喜爱,这是我的目标和心愿。”令她欣慰的是,在她和丈夫的影响下,一双儿女分别在民乐演奏中展露才华,女儿何小彤成为古筝演奏家和教师,儿子何小栋更是接过第三代“接力棒”,成为江南丝竹区级非遗传承人。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何小栋深有感触:“虽然成长于民乐世家,但我的学艺之路并非人们所想的‘经常开小灶’,父母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指导学生上,给我更多的是家庭氛围的熏陶。”何小栋回忆,那时每到周末,父母经常邀请学生来家里聚餐,孙文妍会张罗一桌子菜,饭后再指导学生练琴,且分文不收。“每逢此时,我就在一边旁听。久而久之,江南丝竹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何小栋笑着说:“父母给学生上课时,喜欢强调‘表达至简的音乐’。”身为古筝教授的父亲何宝泉还吐金句“漂亮大姑娘戴那么多花,好看么……”孙文妍对此解释:“民乐里有‘加花’,就是演奏者加入的即兴装饰音。我父亲孙裕德先生的‘加花’永远平实朴素,能凸显江南丝竹最真实的音韵,我想这是必须守住的传统。”
在孙文妍和何小栋看来,长辈留下的“至简”不仅是一种审美观念,更是江南丝竹精髓所在。孙文妍坦言:“很多年轻人喜欢流行乐,在民乐演奏上也愈发追求与时尚嫁接,用眼花缭乱的指法和手速,甚至与西洋乐的搭配来博人眼球。创新固然好,要允许人们做各种尝试和探索,但传统民乐最原汁原味的韵味也不能丢。”
为此,母子俩带领上海国乐研究会的成员们踏上了对传统江南丝竹的守护之路。每周四下午,成员从全市各地赶来,在小小排练室内一遍遍磨合,几十年风雨无阻。采访间,何小栋翻出一些古曲乐谱,他告诉记者,通过长期切磋,乐队不仅在演奏上精益求精,也正不断尝试对古老的曲目进行研究和复原。近期,上海国乐研究会正在尝试用江南丝竹演绎《月儿高》古曲,还原经典曲目最初的意境。何小栋也正努力收集外公留下的资料,将其归纳整理为历史档案,便于乐界开展江南丝竹历史研究。
让非遗焕发新风采
何小栋坦言,江南丝竹作为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有着辉煌的过去,但如今演奏者和欣赏者群体较为年长,给传承工作带来一定挑战。“我的祖辈带着满腔热情演绎江南丝竹;我母亲这代人承上启下,让江南丝竹走进大学和社会各阶层;如今我们这代人的使命,是要通过传承和弘扬,让更多人喜欢江南丝竹,让非遗能在新时代依旧焕发新风采。”
为了让更多爱好者能有机会接触江南丝竹,母子俩敞开上海国乐研究会大门。何小栋告诉记者:“我们不设入会门槛,没有入会费用,只要对江南丝竹心怀热爱,且能坚持学习排练,我们都热忱欢迎。上海国乐研究会曾出现过已故国家级江南丝竹传承人周惠和周皓兄弟。现有市级传承人孙文妍、阮弘外,更多的是音乐院校毕业的学生和来自各行各业的业余爱好者的加入。”
在培养演奏者之余,母子俩也始终致力于让江南丝竹走向更广阔的受众。令他们感到幸运的是,自己“家门口”就是一片传承江南丝竹的沃土。何小栋说:“我们从1979年起搬家到湖南街道,恰巧这里就是上海音乐文化浓郁、音乐人才集中、音乐演出机构密集的街区,非常适合江南丝竹的推广。”
于是,在街道的支持下,母子俩将上海国乐研究会打造为“社区公共文化客厅”,经常为社区居民开展江南丝竹演出和普及赏析讲座,让国乐音韵成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最近何小栋更是成为了湖南街道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成员,新身份让他有了新期待:“这是一个新的契机,我希望未来能将江南丝竹送进更多的商务楼宇和企业,让更多人亲身感受到这一非遗的魅力。”
当何小栋忙着推广江南丝竹之时,年过耄耋的孙文妍也仿佛有着使不完的劲,深耕杏坛超过六十载的她与何小栋组织带领上海国乐研究会走进校园课堂和艺术舞台,赴东方艺术中心、上海音乐学院、爱菊小学、乌南幼儿园等开展专场演奏和讲座。满头银发的她甚至还主动适应起年轻人的潮流,录制各类演奏短视频并发布于互联网上。展望未来,她动情地说:“我还有很多‘待办事项’没完成,还想为江南丝竹做更多的事。”
评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