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探索属于自己的音乐之路》
记中国音乐学院古筝教师高雅楠师生
赴广东采风之旅
携一把古筝,奏一曲音谱,挥一袖清风。繁华岑寂,弦音缠绕,浮华如梦。“筝”途漫漫,高雅楠一路走来,从“打勾抹托”开始,直至今日。她常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在中国传统文化及古典音乐的传承上做尝试。
“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道路,它或许曲折,或许艰难,但每一步都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与希望。只要用心去聆听,去感受,去体验,就能找到了那独一无二的旋律,那也是源自内心深处的音乐之声。”
——高雅楠
#01
音乐本身无固定框架
从北京到广州,北至南,2100公里的直线距离。开车需要23个小时,高铁需要8个小时,而飞机只需要3个多小时……
在新时代的浩荡春风中,得益于交通体系的健全发展,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将南北之间的城市与城市,文化与音乐,紧密连接在一起。
从北京到广州
其实,南北之间的音乐差异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北方的严寒与广阔的平原,形成了粗犷豪放的音乐性格;而南方的温润与山水交织,则孕育了温婉灵动的音乐气质。
古筝中的广东名曲《旱天雷》,便是由“广东音乐”奠基者之一的严老烈(1850-1930,原名严兴堂,又名严公尚,外号老烈)根据《三汲浪》声韵,利用其骨干音,运用加花、密指等手法,改编而成,至今广为流传。
高雅楠
走进广州的街头巷尾、茶馆酒楼,去聆听那些流传在寻常百姓之间的粤曲、广东音乐,了解地方音乐的发展历程和各种民俗文化,对于高雅楠师生一行来说尤为重要。
广州
作为近现代民间乐种的“广东音乐”,之所以能保持顽强生命力、跨越几个历史时期而盛传不衰,归根到底是因为它在恪守传统的同时,做到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时代精神和南北汇集、东西交流、兼收并蓄的开放意识。
“音乐,我深信其并非遥不可及,而是深深植根于生活之中。我们在音乐学习上,基本功有固定的准则,技巧有明确的规范,然而音乐本身却并无固定的框架。要真正融入音乐,我们必须敞开心扉,多交流,多去体验世界,这样的音乐才会更加自在流畅。”
#02
“师者”不仅是传授方法
独具特色的广东地方筝曲,往往都有一个历史感很强的名字,其中有些是曲牌,有些则是来自诗词。作为中国音乐学院附中的一名古筝专业教师,在前几年演出时,她就和学生们尝试过以诗词诵读的形式,完成乐曲的呈现。
“广东音乐”用文学性语言作为标题,表达乐曲的旋律结构。在日常教学中,但凡涉及客家或潮州筝曲时,高雅楠都会引导学生们去了解和感悟,名称的来由和内涵思想。
广东采风中的课堂学习
高雅楠希望学生们可以借着此次采风的机会,更深入地了解和探索我国南方的音乐文化,感受广东音乐的独特魅力,丰富个人的音乐知识和实践经验。
和饶蜀行先生合影
在采风过程中,高雅楠与姚静仪、张国钰携邵蔚、韩希儿、居扬、李思婵、邹俊萌5位来自中国音乐学院附中的学生们,专程拜访了广州当地的筝家饶蜀行先生。在饶老师的安排下,他们还亲自体验了客家筝乐的演奏,学习到了许多地道的音乐技巧和表演风格,同时也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南方的音乐风格与北方的差异。
体验地道的客家筝乐
高雅楠认为,对于流派音乐的接触,越早越好。她坚信,孩子们需要从小就对音乐有一个深入而地道的理解。因为乐曲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表达情感、承载文化的语言。
感受广东文化
在古筝教学,对于她来说,不仅仅是传授方法,更要让学生们明白,这些流派音乐承载着几千年的文化传承,每一个细节都需要自己去悉心揣摩和变化。这个过程越早开始,大家就越能早日领略到音乐的精髓。
“我期望他们能够以开放的心态和广阔的视野去感受音乐的魅力,真正从心底热爱它。当他们真心喜欢音乐时,他们会义无反顾地投入其中,感受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
#03
“尝试”是另一种深度思考
面对那些看似“枯燥”的传统音乐元素,我们如何能让音乐爱好者,甚至是那些对音乐知之甚少的人,也能从中找到乐趣呢?
《“雅韵心路”高雅楠与中国爱乐乐团音乐会》
尽管有时人们会本能地觉得难以接受,但我们必须有勇于尝试的人。即使尝试并不成功,它也会引发人们的深度思考,为音乐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尝试”是一个包含了广泛含义的词汇,它不仅仅是指简单地去做某件事情,更是一种深度思考的体现。当我们面对一个新问题或者新挑战时,尝试就是我们对这个问题或挑战进行深入研究、全面分析的过程。
广东粤乐《禅院钟声》
山东筝曲《碰八板》
当我们尝试去做一件未曾做过的事情时,我们其实是在逼迫自己跳出舒适区,去面对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挫折。这种过程虽然充满了艰辛,但却能让我们在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不断地提升自我。
通过这次广东音乐采风,学生们通过接触当地的风土人情,亲身感受音乐的多样性。这种近距离的接触使她们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自信感,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曾经听过、看过、感受过。
客家筝曲《出水莲》
浙江筝曲《月儿高》
这种经历使得他们的音乐状态与众不同,不仅丰富了实践经验,还激发了她们对传统的热爱。要知道,无论是流行化还是时尚化,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如果能把这次采风的经历和收获,融入自己的音乐学习和创作中,那肯定是大有裨益的。
“或许有一天,我们在前辈积累中再去不断尝试创新,更大胆地玩不同音乐风格、不同表达形式,让更多年轻人、小朋友真正喜欢古筝,喜欢民族音乐,这正是我所期待的音乐未来。”
高雅楠
中国青年古筝演奏家;任教于中国音乐学院附中古筝专业教师;获中央音乐学院学士、硕士学位;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北京市音乐家协会会员;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资助人才;师从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吉炜教授;附中时期师从沈阳音乐学院民乐系高亮教授;习筝之路得到王中山教授、李萌教授、张珊教授等名家指点。
重要奖项:
2019年CCTV中国电视器乐大赛决赛古筝组第一名;总决赛古筝专业成绩第一;2014年,获首届两岸民族音乐节“敦煌杯--民族器乐大赛”青年比赛专业A组金奖;2011年,获第二届“金芦笙”民族器乐比赛弹拨组金奖;2011年,获得第二届国际古筝音乐节民族器乐大赛青年专业组第一名;2011年,获“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江南丝竹邀请赛银奖;2012年,荣获首届“中日韩”国际古筝比赛青年演奏家组一等奖;同年获第二届国际青少年古筝比赛青年专业组金奖;2020年广东卫视《国乐大典》亚军。荣获过多个比赛、考级最佳指导教师。
重要演出经历:
2023年中山音乐堂高雅楠古筝师生专场音乐会;2022年受邀参演CCTV1五四青年晚会—奋斗的青春录制播出;2022年百花迎春—中国文学艺术界2022春节大联欢演奏《丰收中国年》;2022年参演录制CCTV“最美巾帼奋斗者”颁奖晚会;2021年1月在北京冰立方录制冬奥会倒计时一周年北京卫视“冬奥之约”;2020年12月在包头大剧院举办高雅楠古筝独奏音乐会;2020年6月在北京smile剧场通过央视频举办“筝情歌诵”古筝线上音乐会;2020年 8月在长沙音乐厅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2019年2月在日本东京举办个人独奏、协奏音乐会;2019年12月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硕士毕业音乐会;2019年2月在日本东京成功举办高雅楠中国古筝与日本邦乐团协奏、独奏音乐会;2018年12月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高雅楠古筝硕士独奏音乐会》;2018年6月在沈阳辽宁大剧院举办《高雅楠古筝独奏音乐会》及辽宁古筝大讲堂第四期;2017年,参演并指导“不忘初⼼心跟党走”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专场演出。2016年,“中埃建交60周年—中埃文化年”为中埃两国领导人表演;2015年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首届联合国中国春晚”与众多明星同台献艺;2014年参加APEC亚太经合组织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欢迎晚宴演出;同年春节除夕,参演CCTV2014网络春晚《花流水》的古筝演奏。
她的音乐足迹遍布美国、德国、奥地利、埃及、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以及港、澳、台等地区。合作的乐团:中国爱乐交响乐团、国家交响乐团、国家大剧院交响乐团、浙江交响乐团、ドルチェ邦楽合奏団等。她曾多次在国家大剧院、中山音乐堂、北京音乐厅及全国各大音乐殿堂华丽登台。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国际频道、戏曲频道、音乐频道、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卫视、广东卫视、河北卫视等,以及人民网、新华社、央视频等国家级媒体的各大节目录制。所写论文古筝协奏曲《红》作品与演奏分析出版并发表在“东方神韵-中国古筝作品分析文选中”。多次在各大古筝艺术节的开幕式闭幕式上,及在北京音乐厅《打开艺术之门》系列音乐会演奏个人改编的作品,深受观众喜爱。也曾与众多明星合作流行跨界由央视播出。委约多部风格多样的古筝作品,首演作品《墨响》《红色幻想》《不在梅边在柳边》《红的协奏曲》《天香》《天涯孤》《念奴娇•飞鸿》等。
评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