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盈市民精神文化生活,彰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代魅力,“龙城礼乐——潮州筝音乐会”于3月25日晚八点在龙岗区文化馆小剧场隆重举行。
本次音乐会由潮州筝学会、府城潮州筝研究倾情献演,深圳市龙岗区文化馆,深圳市龙岗区古筝协会联合举办。本次演出,由潮州筝学会会长辜玉斌率队进行演出,为龙岗市民带来一场高雅的丝弦雅韵。
潮州筝学会会长辜玉斌以“礼乐”文化做重要讲话,借助潮州筝音乐会在龙岗举行,以悠扬筝韵诠释儒家礼乐精神。告诉市民朋友们,潮州筝承载着中原古乐的千年遗韵,更凝聚着儒家的“仁义礼智信”精神,希望通过本次音乐会达到以乐化人、润物无声的审美追求。在龙岗这片多元文化的沃土上,积极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让礼乐精神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非遗潮韵·奏响龙岗
音乐会以一曲《画眉跳架》拉开序幕,此曲由辜玉斌老师改编,是传统钢丝筝与现代尼龙筝的创新之作。以尼龙筝浑厚音色托起钢丝筝的清丽主调,演绎画眉鸟从晨曦鸣唱到竞逐嬉戏的生动场景,层次分明,妙趣横生。
《出水莲》将广东汉调移植于潮州音乐体系的典范之作。辜梓淇演绎的《出水莲》,保留客家音乐风骨,融入潮州变奏精髓,如莲花般层层绽放,令人沉醉于"藕花深处"的意境。
龙岗区文化馆古筝团带来巧妙联奏《问卜》与《宜春令》,前曲描绘虔诚问卜心境,后曲转向愿望成真的雀跃,完成"心想事成"的音乐叙事逻辑,展现潮州音乐的联奏智慧。
《雪簪》是辜玉斌老师原创《红楼潮韵》系列之一,以宝钗命运为创作基点。轻三六调转活三五调的技法,既展现"滴翠亭扑蝶"的灵动,又悲叹"金簪雪里埋"的宿命,堪称文学与音乐的跨界佳话。
《春睡》也是辜玉斌老师原创《红楼潮韵》系列之一,源自《海棠春睡图》,描绘了秦可卿朦胧而短暂的人生,乐曲于绵绵摇指中推开秦可卿的甜香闺房。秦可卿朦胧、短暂的人生轨迹在重三六调的二变之音中更显得神秘和无奈。
一首《福德祠》乐曲串联轻三六、活三五、重三六三调,实现"问礼-忆苦-祈愿"的情感三部曲。施科松老师的演绎,不仅复活古谱,更印证黄翔鹏"同均三宫"理论在民间音乐中的生命基因。
《柳青娘》是潮州重六调代表作,描绘南宋遗民的忠烈情怀。由辜玉斌老师整理、龙岗荷风筝乐团与潮州筝乐团联袂呈现,展现"潮州弦诗之母"的严谨结构与悲壮气韵。
柯伟珠以重六调演绎的《粉红莲》,如红莲出水般幽静高雅,108板曲式流转间,尽显潮州音乐的抒情之美。
《锦上添花》是潮州音乐源头之作。融合现代演奏技法,旋律明快,既保留古意又焕发时代气息,恰似"花团锦簇"的生活图景。
辜玉斌老师亲演重六调名曲《昭君怨》,以王昭君出塞为背景,4(fa)、7(si)二音如泣如诉,道尽家国离愁,堪称潮州筝的"悲情史诗"。
《穿花》是辜玉斌老师原创《红楼潮韵》系列之一。曲子描写贾迎春在大观园热闹螃蟹宴中独自一旁用针线穿缀茉莉花的细节。表现了贾迎春“独自穿花独自怜”的细腻心境,闹中带静,惬意中又带欢喜。钟鸣鼎食,极具繁华之意。
倒序演绎的轻六调佳作《春月明》,从春夜月光倒推至晨曦初露,潮州筝团以催奏技法展开田园画卷,传递"人月两团圆"的美好愿景。
三弦、琵琶、筝与椰胡演奏著名潮州筝曲《寒鸦戏水》,复活宋代"三弹古套"遗韵。以别致幽雅的旋律、清新的格调,独特的韵味,明快跌宕,演绎 了寒鸦在水中悠闲自得,互相追逐嬉戏的情景。
潮州筝,作为中国古筝九大流派中传承最完整、保存最完善的筝派之一,以其端庄儒雅、清丽中和的音乐风格独树一帜。本次音乐会以“礼乐”为主题,不仅展现了潮州筝的独特魅力,更传递出龙岗作为礼仪之邦的开放包容姿态,让观众在丝弦雅韵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评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