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弦
孟思彤古筝独奏音乐会
演出时间
2025年7月3日(周四)19:00
演出地点
南京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
导师
贾晓莉教授
指挥
孙鹏(音乐总监)
协奏
无锡民族乐团
音乐会曲目
一、《十里红妆》
王云飞 曲
筝一声部:孟思彤
筝二声部:杨美璇
筝三声部:朱馨仪
室内乐团:无锡民族乐团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中国传统文化重礼,《诗经》中就曾有对男女婚嫁的描述。而婚礼,礼之本,人伦之先。男方为之聘礼,女方为之嫁妆。“待我青丝绾正,十里红妆可愿。”这是古代每个女儿的心愿。出嫁这天,运送嫁妆的队伍从娘家出发,浩浩荡荡,绵延数十里,就像一条红绸带。在队伍中最醒目的就是花轿,巧夺天工,美轮美奂。作曲家以此为背景进行创作,弘扬礼仪文化、展现家国情怀、歌颂大国良匠精神。
二、《兰亭》
王云飞 曲
演奏:孟思彤
指挥:孙鹏
协奏:无锡民族乐团
作品取材于书圣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贴中有书“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作品以音乐描绘书法之气韵、墨客之风雅、景致之美奂。重现“茂林修竹”与“清流激湍”的暮春美景,回映“仰观宇宙之大”“足以极视听之娱”的文人情怀。《兰亭》的创作是对先人、对书法的崇敬之情融汇于音乐中,穿越流转千年之过往,重塑兰亭相聚之情境,传颂璀璨、瑰丽的中华文化。
三、《万里无云》
郝维亚 曲
演奏:孟思彤
指挥:孙鹏
协奏:无锡民族乐团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郝维亚教授的《万里无云》,是为第十三届金钟奖决赛而作的一首古筝协奏曲。西行路上,悠然自得,万里无云,花雨满天……乐曲在极具空间感的节奏中行进,体现了中国民乐与西方交响的不断沟通与融合,尽显音乐交流之魅力。表达人类对于天地万物的一种感悟和敬畏之情,进而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
四、《鲁筝碰八板》
赵玉斋 编曲
演奏:孟思彤 杨美璇
《鲁筝碰八板》根据赵玉斋先生编曲的经典筝曲《四段锦》改编而成,由孟思彤、杨美璇两位同学以山东传统“碰八板”形式演绎。全曲通过速度布局将“清风弄竹”、“山鸣谷应”、“小溪流水”以及“普天同庆”四首小品进行了结构重置,以六十八板结构描绘出一幅风景优美的山水画卷,抒发了人们对锦绣山河的热爱和与美好生活的向往。
五、《阳光大地》
王建民 曲
演奏:孟思彤
指挥:孙鹏
协奏:无锡民族乐团
为第13届金钟奖古筝比赛委约而作。乐曲分“旭日东升、姹紫嫣红、大地春潮、砥砺前行、灿烂辉煌”等段落,热情地讴歌和描绘了阳光普照大地,神州一片欢腾的盛世华景。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谨以此曲礼赞党的百年华诞。
六、《舞·弦》首演
李玥锦 曲
演奏:孟思彤
指挥:孙鹏
协奏:无锡民族乐团
《舞·弦》于2025年完成,由沈阳音乐学院孟思彤委约而作。灵感来自于“五弦”,源自古筝的古今之变,古筝因“五弦”而起,因“五弦”而变。“五弦”代表着古筝的历史与发展,故取其初心与创新之意。
《舞·弦》作为古筝曲的意境,本质上是“弦为骨,舞为魂”的艺术统一。既可通过具体意象引发画面联想,亦可抽象为“生命律动与天地节律的共鸣”。若万千气象皆可化作弦上之舞,则一指轻弹,便是山河起落;一弦震颤,即是岁月回声。这之间的对话,正是探索无声与有声的边界。
沈阳音乐学院民族器乐系
指 挥
乐 团
导 师
演奏者
作曲家
助演嘉宾
评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