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筝网
取消

去微信分享给好友

新闻活动 |发布时间:2025-09-07 10:27

2025乐海杯决赛精彩回顾 | 刘德海国乐公益大讲堂名师公开课《古筝专场》

近日,伴随乐海杯·国乐艺术节决赛的热烈氛围,备受瞩目的刘德海国乐公益大讲堂—古筝名师公开课在京都信苑饭店内成功举办,为大赛注入了一股深邃而鲜活的学术力量。



本次公开课由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导周望主持,携手王晓红、赵洁楠、阎爱华、滕春江四位古筝名师,为现场学子及家长带来了一场理论与实践并重、深度与温度兼具的珍贵课堂。


传承大师精神 弘扬国乐文化



本次公开课由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刘德海艺术专项基金鼎力支持。该基金的设立,旨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创新民族音乐,这正是刘德海先生毕生的艺术追求与精神所在。基金的支持为公益大讲堂的顺利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权威坐镇 名师面授



主持  周望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 博导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乐海乐器签约艺术家



讲师  王晓红


吉林艺术学院教授

吉林省音协古筝学会会长



讲师  赵洁楠


国家二级演奏员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古筝演奏家



讲师  阎爱华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

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副会长



讲师  滕春江


中国东方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

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客座教授


实战教学 直击核心


公开课在热烈的掌声中拉开帷幕,周望教授首先介绍了刘德海国乐公益大讲堂的创办宗旨和发展历程,强调了公益大讲堂在推广民族音乐、培养青年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



周望教授详细介绍了本次公开课的四位专业讲师,她特别强调本次公开课将采用现场指导的形式,通过示范教学、互动答疑和曲目精讲等方式,切实解决学生练习与演奏中的核心问题。



在两个小时精彩纷呈的讲座中,四位讲师从不同角度深入解读古筝艺术的精髓,分享多年演奏与教学心得:



王晓红:连贯演奏与韵味表达


王晓红老师关注演奏细节与艺术表达,点明乐句“断句要连贯”,如同歌唱般的气息绵延,强调音准节奏的重要性。



王老师通过现场演示和互动教学,指导三位学生,将理论与演奏融会贯通。她指出古筝演奏中的“韵味”表达,引导学生将技术融入情感表达,赋予音符鲜活的生命力,让每一次拨弦都蕴含生命的呼吸。


赵洁楠:目标引领与精准控制


赵洁楠老师聚焦演奏技术的精微控制与目标导向训练。她强调训练中目标明确的重要性,提出要锻炼小关节控制力,并分享了自己个性化技巧运用的经验,指出技巧选择应服务于音乐表现。



赵老师特别提醒要注意正拍音的力量,以及滑音音高与速度的精准控制。她强调,左手速度的练习与左右手协调配合是解决诸多技术难题的关键,为学生的高效训练指明方向。


阎爱华:技艺相融与思辨学习


阎爱华老师的讲解贯通艺与技。她首先提出“手掌的三个高度”需精准控制,这是技术稳定的物理基础。其次,她深刻指出“艺术与技术相互交融”,高超的技术是艺术表达的手段,而深刻的艺术理解则能指引技术的精进方向。



最后,在乐谱解读上,她鼓励思辨精神,倡导“理解记忆”而非机械复制。对两位选手的现场点评,更显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深厚功力。


滕春江:基础训练与稳中求进


滕春江老师则回归基础,强调“扎扎实实弹好每一个音” 。她谆谆教导,告诫学生们不可急于求成,务必沉心静气,筑牢基本功。



她着重讲解了触弦速度与力度的精准控制训练,强调夯实基本功是追求速度与难度的根本前提。随后对四位选手现场演奏的逐一点评,亦贯彻了这一严谨态度,体现对扎实功底的重视。滕老师朴实而深刻的教诲,引起了在场学员的广泛共鸣。



在公开课的最后,周望教授进行了精辟总结。她再次重申了讲座中各位名师强调的核心要点:对音准美感的不懈追求、节奏的严谨把控、“左手为韵,右手为声” 的韵味表达原则,以及乐感培养的重要性。


周望教授特别指出,规范性教育是推动古筝艺术健康、向上发展的根本保障。她欣喜地表示,通过本届乐海杯大赛,看到了古筝事业的蓬勃发展和人才辈出的喜人景象,并充满信心地期待更多古筝新秀不断涌现,共同开创国乐艺术更加辉煌的未来!


以器载道 以乐传情


本次公开课的一大亮点是贯穿全程的现场学生演奏与名师一对一指导环节。四位老师分别对学生即时给予精准、细致的点评与示范。这种直观、互动性极强的教学方式,不仅让被指导的学生受益匪浅,也让现场观众清晰地看到名师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将理论阐述落到实处,生动展现了教学相长的魅力。



作为本届乐海杯大赛的主办单位,乐海乐器始终秉持弘扬国乐艺术、助力音乐人才成长的初心。乐海乐器深知,优质的乐器是艺术家表达情感的延伸,是技艺得以完美展现的基础。本次大讲堂的成功举办,正是乐海乐器持续支持专业教育、推动国乐艺术规范化、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体现。


从“韵”、“声”本源的深刻诠释,到精妙技术的精微拆解,再到艺术境界的卓越追求,必将深深植根于古筝学子的心田,化作滋养古筝艺术蓬勃发展的不竭动力。让我们共同期待,在传承与创新的交响中,国乐筝声,响彻寰宇!


评论

确定删除吗?

删除后数据将不会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