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筝网
取消

去微信分享给好友

新闻综合|发布时间:2025-09-10 14:41

“国音博士大讲堂”课程介绍|《中国器乐表演艺术专题》


授课时间

2025年秋季学期

每周三 10:00-11:30


授课地点

701 教室


主办单位

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院


课程介绍


《中国器乐表演艺术专题》是中国音乐学院 “国音博士大讲堂”学术品牌课程之一,由研究生院与国乐系联合开设的音乐实践类课程。


本课程集中国器乐表演美学、理论研究、创作实践、评论品鉴为一体,以中国器乐历史发展、风格特色、二度创作实践创新、理论发展探索为核心内容。课程汇聚国内顶级演奏家、作曲家和专家学者构成导师团队,采用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为一体的创新培养模式,通过“讲座、研讨、工作坊”的形式,对中国器乐的风格流派、音乐语言特征及审美特质等多个维度展开研讨式教学。


课程聚焦扬琴与阮咸的系统性研究,辐射中国器乐表演艺术的各个领域,旨在构建学生对中国器乐表演艺术的历史观、全局观、时空观、审美观及发展观,培养兼具中国器乐表演、创作和研究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人才,推动中国器乐表演艺术的全面传承与创新发展。


课程负责人



王中山


中国当代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音乐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乐系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社会音乐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会长。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古筝主课课程负责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北京市“长城学者”,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中国弹拨乐表演艺术”教学团队学科带头人,并获“中国杰出民乐演奏家”光荣称号。被誉为“筝坛圣手”、“中国古筝艺术领军人物”。


在古筝技法开拓方面,他运用轮指技法、并在中国筝上率先使用左手内戴四个义甲的形式进行演奏;在古筝创作方面,他为国家核心刊物撰写文章多篇,创作和改编许多古筝独奏、重奏、合奏乐曲;在古筝教学方面,培养出的部分优秀学生已成为国家级艺术院团的古筝演奏家和专家教授。他迄今保持着古筝演奏家有史以来举办独奏音乐会最多的纪录。


对于他的艺术成就,《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海内外报刊杂志都给予了采访和介绍。他的艺术作品已被选入《国乐精粹》、艺术成就也已被选入《中国当代音乐界名人大辞典》。


课程导师



李玲玲


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扬琴演奏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扬琴专业委员会会长、世界扬琴协会副主席。获“新绎杯”杰出民乐演奏家称号。


出版中国首部《中国扬琴乐器法》专著,撰写发表《扬琴技法系统分类的构想与实践》《扬琴制音类技法研究与运用》等多篇学术论文,对现代扬演奏技法进行了新的系统分类--“扬琴技法五大类”,这一成果为现代扬琴技法理论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了重要依据和参照。编写出版“中国音乐学院扬琴教学系列教材”十余部,填补了扬琴专业教学领域系统教材建设的空白。


近年来,潜心研究与积极推动扬琴专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于2022年培养出中国首位扬琴专业博士。2004年,创建“蝶梦飞竹”扬琴艺术团,作为中国首个专业扬琴艺术团,曾多次参加国内外的重要艺术活动,并多次在“文华杯”及CCTV器乐大赛中获奖。主导的《扬琴重奏合奏课》获北京市高校优质本科课程。提出“顺竹法”的演奏新理念,使扬琴演奏技艺得到新的突破与发展。


2005年以来设计研发扬琴制音器及新一代扬琴产品——蝶梦系列扬琴(高音、中音、低音、迷你扬琴和新疆扬琴),并获得多项国家专利。2019年作为主要策划者和负责人在中国合肥成功组织举办了第十五届世界扬琴大会,2024年在山西太原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中国扬琴艺术节,为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扩大中国扬琴艺术的国际影响力,传播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魏蔚


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第一代阮专业演奏家、教育家、当代阮族重奏专业奠基人。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阮专业委员会历任会长、现任荣誉会长。

1985年作为国乐“五朵金花”成员,将阮咸独奏、重奏正式呈现于世界演奏舞台。引领中国当代阮咸专业教学教材体系建设,并将阮咸重奏形式专业化、规模化,推动金钟奖、文华奖等国家级比赛增设阮项目,引领了全国各音乐学院、艺术学院阮咸演奏专业的发展方向。


个人演奏专辑被定为国礼由国家领导人赠与外国领导人。部分学术成果在《音乐研究》《艺术教育》等国家双核期刊发表。与杜亚雄先生共同主持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工程“华乐大典”《阮卷》编纂工作,填补了阮咸研究领域覆盖历史与当代,具有综合性、系统性、权威性的文献空白。


以中国传统器乐美学为内核,在当代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守正创新”。培养了包括中国首位阮咸演奏专业硕士、双导师学术型博士等大批出色学生,其中多人已成为阮事业发展新一代核心力量,在国家音乐院校与乐团担任专业带头人或首席。创建中国阮咸乐团,作为中国首个大型专业阮演奏艺术团,奠定了当代阮咸重奏的专业基础,代表中国弹拨乐族乐器重奏前沿水平。乐团积极参与对外文化交流与社会活动,承接重要国事演出任务,已成为中国传统器乐美学内核与当代演奏形式深度融合的靓丽文化名片。


国音博士大讲堂


“国音博士大讲堂”是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院打造的特色学术品牌。该项目由学校“双一流”建设经费支持,作为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特色系列课程,于2023年秋季学期正式启动。该项目充分结合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的培养特色,针对不同层次和类型的研究生群体,目前分别面向学术型、专业学位型研究生先后开设了丰富多样的九门特色课程,即《中国乐派研究专题研讨》《当代音乐艺术评论专题研讨》《中外歌剧实践》《中国音乐史专题研讨:古琴艺术研究》《中国器乐表演艺术专题》《院团剧目合作》《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理论与实践专题研讨——民族器乐专题》《中国传统声乐表演艺术专题研讨——戏曲艺术研究》《为人民而歌——艺术名家系列讲座》一系列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创新型课程,为学校“双一流”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和“中国乐派”建设提供系统全面的理论依据,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等音乐学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国音博士大讲堂”项目旨在打破学科之间和专业之间的壁垒,拓展学科交叉和融合的潜力,以前沿性、前瞻性、国际化的学术视野,开放式、研讨式的创新教学模式,汇集国内外顶级专家学者团队,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阶段的自主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实现科学研究、教学实践、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多位一体,实现产学研循环促进生态,有效推动专业音乐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发展,构建覆盖音乐理论研究、音乐创作、艺术实践一体化人才培养系统,形成推动“中国乐派”建设与发展的不竭动力。


评论

确定删除吗?

删除后数据将不会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