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日上午,中国当代著名古筝演奏家、教育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王中山先生受邀做客西安音乐学院“鸿儒讲坛”,为全校师生带来题为《中国古筝艺术历史与传承》的高水平学术讲座。本次活动由“一带一路”音乐文化高等研究院主办,科研处、民乐系承办。校党委委员、副院长郭强出席活动,全校师生及校外嘉宾、古筝爱好者共同聆听了本次讲座。讲座由科研处处长王恪居主持。



作为“鸿儒讲坛”第十期主讲嘉宾,王中山教授从古筝艺术起源、形制演变、流派发展以及当代传承等维度,系统梳理了中国古筝艺术的历史与传承脉络。他结合历史文献与考古发现,深入探讨了古筝在先秦、汉魏、隋唐等不同时期的艺术特征与文化内涵,并指出古筝艺术始终在与民间音乐、多民族文化融合中不断发展。他进一步从美学角度展开深度解读,援引《筝赋》等文献,阐释古筝“上崇似天,下平似地,中空准六合”的形制意蕴,并以“清越流转、虚实相生”概括其音色特质,生动揭示了古筝传递细腻情感的独特魅力。此外,他以唐代宫廷雅乐为例,说明古筝在合奏中既能和谐共融,又可彰显独特韵味的艺术表现力。


讲座中,王中山教授还结合自身演奏与教学实践,分享了在古筝技法创新、曲目创作与教育推广方面的深入思考。他特别指出,陕西作为古筝艺术的重要发源地,在“秦筝”流派的形成与传承中贡献卓著,不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陕西筝乐风格,更依托西安音乐学院等专业院校,系统推动了古筝教育、创作与理论研究。在当代,应持续推动艺术院校教育与民间传承的“双轨并行”,促进各流派交融互鉴,让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



整场讲座史料翔实、深入浅出,既有学术高度,又贴近艺术实践,现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讲座结束后,王中山教授与全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耐心解答了关于古筝演奏技巧以及与现代创作融合等问题。




“鸿儒讲坛”作为西安音乐学院“一带一路”音乐文化高等研究院精心打造的高端学术平台,始终致力于汇聚国内外顶尖学者,推动“一带一路”音乐文化的深度研究与创新实践。近年,学校通过加强高水平科研项目与学术平台建设,不断发挥其在艺术传承与学科发展中的引领效能,积极为构筑西北地区音乐学术高地、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注入强劲动力。

评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