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3日至7日,四川音乐学院第三届民乐系实践艺术周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作为深化教学实践改革的重要举措,以“强化实践教学、促进学研融合”为核心主题,五天时间内,通过音乐会、学术讲座、校地院企交流等多种形式,全面展示了民乐系在教学成果与人才培养方面的显著成效,为全系师生及业界同仁构建了高水平的交流平台,有效推动了民乐教育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本次艺术周紧密围绕人才培养核心目标,精心策划并组织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艺术实践活动,各板块亮点纷呈、成效显著。
专场音乐会
多元专场展风采 丝竹雅韵传经典
音乐会板块涵盖重合奏、教师专场、教研室专场及拔尖人才专场展演等多个类别,累计举办9场高水平专场演出。

11月3日晚,大音乐厅成功上演“叠响”重合奏专场音乐会,《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射雕英雄传组曲》等经典曲目由青年民族乐团精彩演绎,充分展现了民族音乐的丰富内涵与艺术魅力;教师专场音乐会上,《将军令》《陕北抒怀》等作品集中展示了教师队伍扎实的专业功底、高超的演奏技艺与深厚的教学积淀;弹拨、吹打、弦乐等各教研室专场聚焦学科专业特色,师生同台演绎《江河云梦》《云裳诉》《日出》等优秀作品,有效传承红色基因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艺术周最后一日,“珠联璧合”民乐与钢琴协奏音乐会及川渝胡琴艺术教育教学交流音乐会成功举办,充分彰显了跨界融合与校际协作的工作导向,有效推动了艺术交流与教学合作的深入开展,为艺术周画上了圆满句号。
学术讲座
专家领航明方向 理论实践双赋能
学术交流环节呈现高质量水准,两位业内顶尖专家分别作高水平专题讲座。上海音乐学院祁瑶教授以《演奏个性的基础——精准读谱》为题,解读《天唱》《莲颂》等原创作品,系统阐述了“演创研”一体化教学理念;著名笛子演奏家詹永明教授通过《听泉——笛箫艺术》讲座式音乐会,结合《幽兰逢春》《西湖春晓》等经典曲目演奏与技法讲解,全面展示了笛箫艺术的深厚文化内涵。两场讲座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专业引领与实践示范,有效促进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校企合作
校地院企共聚力 座谈交流促发展
本次艺术周期间,成都民族乐团、四川交响乐团天姿国乐、简阳大剧院等十余家院企负责人受邀观看音乐会,并与民乐系师生开展专题座谈。双方围绕民乐人才培养标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艺术成果转化等核心议题深入交流,精准对接行业需求与教学实践,为进一步拓宽校企合作路径、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奠定了良好基础,助力民乐教育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以艺术实践深化教学成效,以音乐展演弘扬优秀文化,本届实践艺术周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专业实践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通过系列展演、学术交流和校地院企合作,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活动组织严密、内容充实、成果显著,为民乐系教育教学与艺术实践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为进一步推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次活动由民乐系主办,教务处、艺术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中华传统音乐研究院共同协办。

评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