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下午,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音乐厅内座无虚席、掌声如潮,国音“金钟之星”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获奖师生及校友汇报音乐会在此精彩上演。
中国音乐学院党委书记王旭东出席并致辞,党委副书记刘宇,党委常委、纪委书记马春成,党委常委、副院长王小艺,党委常委、党院办公室主任胡涌,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张嫄,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吴哲,俄罗斯格涅辛音乐学院师生代表,中国音乐学院全体中层干部、本届金钟奖参赛选手及指导教师、各院系师生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国音“金钟之星”的风采,感受音乐传承的力量。音乐会由中国音乐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黄虎主持。
王旭东书记在致辞中向获奖师生及参与者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金钟奖不仅是荣誉的象征,更是学校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生动体现,也是“仁爱、诚信、博学、精艺”国音校训的完美诠释。他勉励“金钟之星”以今日为起点,继续深耕艺术、扎根人民、拥抱世界,并以三句话深情寄语国音师生:以“大音希声”深耕艺术,传承创新民族音乐;以“乐以载道”扎根人民,用音乐讲好中国故事;以“美美与共”拥抱世界,让中国旋律响彻四方。期待国音人共同担当起守护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音乐的重任,携手书写中国音乐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因公在外学习未能到音乐会现场的李心草院长,特意手写寄语并制成纪念卡,委托黄虎副院长传递心意。“奖牌有时效,音乐无终章”。他既祝贺获奖者以才华与勤奋摘得荣誉,更致敬每一位参赛者的执着热爱,寄语青年音乐人“唯有真诚与信念,能让旋律永恒”,同时向悉心育人的老师们表达敬意。这份隔空而来的祝贺,让现场暖意融融。

黄虎副院长热情洋溢地揭晓了本届金钟奖的亮眼成绩:中国音乐学院师生与校友共摘得九项大奖,其中七项表演奖、两项作品奖,并在六个表演组别中包揽三组第一名。他逐一介绍“金钟之星”与指导教师,现场掌声雷动,向每一份耕耘与绽放喝彩。

随后,七位获奖者依次登台,以精湛技艺与真挚情感呈现了一场视听盛宴。

韩寒北
获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
钢琴比赛金钟奖(决赛第5名)
专业指导教师:韩冰副教授
15岁的附中高一学生韩寒北,作为本届金钟奖最年轻的获奖者之一,率先登台演绎《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凭借扎实的演奏功底,从容驾驭旋律的起伏转折,一开场便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热情。

马鑫芮
获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
声乐(民族)比赛金钟奖(决赛第5名)
在校专业指导教师:董华教授
南京艺术学院教师、哈尔滨音乐学院在站博士后、我校声乐歌剧系2020届硕士毕业生马鑫芮随后带来改编版新疆民歌《青春舞曲》。她灵动的嗓音交织以欢快的节奏,活力四射的演唱让现场氛围愈发热烈。

郁留成
获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
声乐(民族)比赛金钟奖(决赛第3名)
在校专业指导教师:马秋华教授
吉首大学教师、哈尔滨音乐学院在读博士、我校声乐歌剧系2020届硕士毕业生郁留成,登台演绎湖南桑植民歌《挑茶郎从门前过》。他质朴的唱腔里充满着乡土生活质感,似一幅生动的民族风情画卷跃然纸上。

周 彬
获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
声乐(民族)比赛金钟奖(决赛第2名)
专业指导教师:吴碧霞教授 理论导师:张天彤教授
声乐歌剧系2024级博士研究生周彬,声情并茂地演绎《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她将戏曲唱腔与民族声乐有机融合,以扎实的功底驾驭作品的情感起伏,深深地感染了在场观众。

倪一鸣
获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
古筝比赛(决赛第1名)
专业指导教师:王中山教授 理论导师:王军教授
国乐系2024级博士研究生倪一鸣,带来导师王中山教授创作的作品《春风吟》。她的演奏,生动描绘了春日的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让听众如沐春风,完美诠释了技巧与意境的浑然天成。

沈晶晶
获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
声乐(民族)比赛(决赛第1名)
专业指导教师:雷佳教授 理论导师:李月红教授
一首民歌《天上雾腾腾》,在声乐歌剧系2024级博士研究生沈晶晶的演绎下,尽显云南花腰彝民歌的原生之美。她醇正的唱腔与圆融的真假声转换,正是其扎根传统、面向当代,在民族声乐传承与发展道路上求索的生动证明。

陈甦超
获第十五届中国音乐金钟奖
民族弹拨乐比赛(决赛第1名)
专业指导教师:杨靖教授 理论导师:齐琨教授
国乐系青年教师陈甦超,以琵琶独奏《春秋》为音乐会画上圆满句号。她沉稳雄浑的演奏,尽显《春秋》的历史厚重,也印证了国音“教学相长、薪火相传”的育人成果。
本场音乐会由指挥系主任金野教授执棒,中国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演奏。


演出结束后,现场掌声久久不息。这场音乐会不仅是国音金钟奖的“成绩单”,更是学校人才培养成果的“缩影”——从“拔尖人才”系列培养计划的精准赋能,到“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的机制护航,再到师生“甘为人梯”与“焚膏继晷”的双向奔赴,共同铸就了这份荣耀。


未来,中国音乐学院将继续坚守弘扬中华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发展社会主义民族新音乐的办学初心,秉承校训精神,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高等音乐学府,培育更多扎根中国、胸怀世界的音乐人才,为建设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奏响时代强音。

评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