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筝网
取消

去微信分享给好友

新闻活动 |发布时间:2025-11-17 10:40

向民间:中国传统乐种高校浸润行动—中国传统筝乐(南派)驻校传承工作坊开班仪式顺利举办

2025向民间:中国传统乐种高校浸润行动——中国传统筝乐(南派)驻校传承工作坊开班仪式于11月10日9:00在四川音乐学院聂耳音乐厅顺利进行。本次工作坊由四川音乐学院中华传统音乐研究院主办,西南音乐研究中心协办,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承办。出席的领导和专家有: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书记、主任张忠教授,民乐系副系主任江澹曦教授,广东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兼古筝专委会顾问、南粤古驿道音乐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浚辉,及本期驻校传承工作坊全体学员。



开班仪式由此次工作坊项目负责人江澹曦教授主持,他简短介绍了项目概况:四川音乐学院中华传统音乐研究院将组织传统音乐论坛、讲座,整理编辑前期资料,形成文集与曲谱。项目立足高校、面向社会,致力于构建集学术研究、展演推广、传承传播、社会服务、创新创造及文创文旅于一体的四川传统音乐当代再生体系,提升公众对传统音乐的热情,建立可持续发展机制,践行文艺为民的根本宗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随后,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书记,主任张忠教授致辞,他表示四川音乐学院中华传统音乐研究院一直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音乐文化,同时也非常感谢来自川内的各位演奏家及老师们积极地投身和参与到传承工作坊的学习活动中。



本次工作坊特邀专家陈浚辉老师为开班仪式致辞,他说:“四川音乐学院对传统音乐一直都很重视,这在国内的音乐院校里面非常突出。希望参与本次项目培训的老师们能够有更多的学习心得。” 



最后,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书记、主任张忠教授、副主任江澹曦教授为陈浚辉老师颁发聘书,并与参训学员在聂耳音乐厅合影留念。



项目专家

(以姓氏笔画排名)



许菱子


香港演艺学院中乐系教授,1983年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留校任教,多年后调任中央民族乐团独奏演员,为中国国家一级演奏员。以独奏身份演出于维也纳金色大厅、纽约林肯中心、新加坡维多利亚音乐厅等欧、亚、美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多次举办古筝独奏音乐会,以筝协奏曲合作的乐团包括中央民族乐团、香港中乐团、新加坡华乐团、中央乐团交响乐队等;近年应邀在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台湾及香港各大学举办学术性讲座和系列讲座几十场;获得中国首届教师节上海音乐学院「优秀教师奖」,中国首届金唱片奖(收录其两首作品);首届「华乐杯·中国民族器乐作品评论征文」论文奖,上海音乐学院高峰高原建设项目专家、任金钟奖等各項重要比赛评委,艺术成就被收录于中国《华乐大典·古筝卷》。



江澹曦


古筝教育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音乐学院教授(二级)、民乐系副主任,天籁筝乐团艺术总监。四川省音乐家协会理事、古筝学会会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古筝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理事、古筝专委会副会长。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器乐电视大赛等国家重大赛事评委。


先后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长期致力于古筝演奏、教学研究及人才培养。出访十余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参演各类音乐会逾百场,演奏作品收录于各类音视频出版物。教授学生在金钟奖、文华奖等国内外各级赛事中获得百余奖项。曾获四川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和文化部文华奖“园丁奖”等百余奖项。


主编《四川省艺术研究院社会艺术水平(音乐)考级古筝独奏、重奏教材》《四川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音乐)考级古筝教材》等,撰写论文发表于CSSCI、全国中文核心等各类学术期刊。主讲四川省思政示范课程《中国乐器演奏》,四川省一流本科课程《中国古筝艺术流派讲析》。



杨娜妮


著名古筝教育家、演奏家,硕士研究生毕业,导师赵玉斋,沈阳音乐学院教授(国家二级),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曾任沈阳市政协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委员会委员、全国重大比赛评委。著有《杨娜妮古筝教程》《杨娜妮成人古筝教程》等并录制iartschool爱艺术+——跟着杨娜妮学古筝。所教授学生在全国重大比赛获奖。



陈浚辉


又名陈盼辉,广东省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兼古筝专委会顾问;南粤古驿道音乐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汉乐学会顾问。曾任广东省文艺研究所(原广东省音乐研究所)音乐研究室副主任、《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广东卷》编辑部副主任。


长期致力于音乐编辑、音乐理论和筝艺的研究与教学。其古筝演奏继承了饶宁新等先生的艺术精粹,同时又有自己独到的理念与演绎,其演奏的《寒鸦戏水》在香港翡翠电视台播出广受好评。出版《粤声汉调潮韵——陈浚辉南派古筝艺术》专辑,获得年度最佳唱片奖荣誉。他的演奏与研究推动了南派古筝艺术在当代的发展。



李萌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筝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筝会副会长,2023年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项目首席专家,获中国文化部颁发的“园丁奖”,中央音乐学院“金校徽”奖。


在筝演奏、教学、乐器改革、筝曲创作方面均有建树:七声弦制、D7、D5弦制弦主要研制者,多声弦制筝的第一研发人,该筝入选中国民族乐器十大改革产品。

出版《潮州五家筝曲集》《福建诏安筝曲集》《广东客家、粤乐筝曲集》《传统筝曲大全》《中国现代筝曲集萃》《中国筝谱》等多部筝乐学术成果和演奏专辑。

创作作品《鲲鹏赋》《抒情即兴曲》《青山流云》《长歌行》《千里之行》《藤缠树》《铜鼓舞》《八面风》《月色清明》《红水河狂想》《藤缠树》《远行》《海青》等。



陆晶


古筝演奏家,四川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中国乐器演奏(筝)、中国乐器研制双专业硕士生导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教育部高校青年骨干教师访问学者。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理事,四川省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副会长,CCTV中国器乐电视大赛评委,天籁筝乐团团长、天籁少儿筝团艺术总监,成都城市音乐厅签约艺术家。


先后师从古筝名家沙里晶、何成育、江澹曦、李萌、王中山教授。曾荣获中国音乐金钟奖“优秀奖”、文华奖“园丁奖”、中国音乐金钟奖获奖指导教师及国内外各级比赛“优秀指导教师奖”等百余奖项。受邀国内外举办上百场独奏音乐会、各类音乐节演出及学术讲座,出访欧美及亚洲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教材《轻松学古筝》《潮汕筝弦古曲集》,专辑《晓雾》《汝色》《南派筝韵》等。



邱霁


中国筝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


作为尊重中国音乐文化传统,具有国际视野与创新精神的中国筝演奏者,邱霁与世界各地的作曲家及音乐人合作,于独奏、即兴、室内乐、中西乐器混合编制、多媒体、电子音乐、世界音乐、偶然音乐等不同领域,首演了近百部国内外作曲家创作的当代作品,为筝演奏艺术的技术高度、音乐维度与文化厚度树立了新的品貌。其演奏收录在国内外发行的数十张唱片中。


曾荣获文化部“东方杯”古筝演奏比赛青年专业组一等奖,文化部“文华奖”,CCTV“十大青年古筝演奏家”。获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北京市创新团队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音像出版规划项目,国家留学基金委等项目资助。其艺术履历被录入《中国音乐家辞典》、《华乐大典》等。



林乔


汕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音乐传承人,潮州筝第四代传人。现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理事、汕头市音乐家协会主席、汕头市音协潮筝分会会长。出生于潮乐世家,自幼随父亲林毛根学习古筝,深得潮州筝艺真传。继承了潮州筝演奏艺术上的传统品格,秉承父亲清丽、典雅、古朴的演奏风格和细腻的表现手法,形成了古朴大方、轻柔细腻、清秀优雅的个人风范。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外大型艺术活动和音乐专业院校的学术交流,致力于潮州筝的教学传承和弘扬传播。与林钟合编《锦上添花——林毛根潮州筝曲精选》一书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举办“春潮和琴声”——林乔 林钟古筝传承音乐会;“活五”《柳青娘》一曲收录于潮音荟萃非遗篇。



罗晶


筝演奏家,上海音乐学院古筝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浙派筝艺市级非遗传承人,罗晶古筝艺术团、和风韶华筝乐团艺术指导。师从著名古筝教育家、演奏家何宝泉、孙文妍伉俪。曾任职于上海民族乐团、香港中乐团,并任筝首席。她培养的学生曾多次在重大赛事中获奖,如文华奖、白玉兰国际大赛等。


她于1999年于美国卡内基音乐厅举办首场独奏音乐会,之后于香港、台湾、上海、扬州、四川、西安等地举办独奏音乐会,曾先后出访欧洲、亚洲、澳洲、北美洲、台湾和澳门等二十几个国家及地区。


首演作品有《茉莉芬芳》《姊妹歌》《临安遗恨》(1992年),《山水》(2001年),《牡丹亭》(2006年),《西施》(2010年),《靜好,靜好》(2013年),《英雄泪》(2021年),《江河风月》(2023年),《雅歌》(2024年),《新海青拿鹤》(2025年)。2021年编辑出版《顾冠仁古筝重奏、合奏曲集》并录制专辑,2022年编辑出版《筝技小曲》,2023年编辑出版《上海浙派筝艺》及《上海音乐学院古筝考级曲集(2022版)》。曾录制了《罗晶古筝专辑》《浏阳河》《恒春耕农歌》《川江情》《月儿高》《将军令》《高山流水》及《筝缘》等几十张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饶蜀行


广东客家筝派传人,星海音乐学院国乐系兼职副教授,广东民管会古筝专委会副主任,肇庆学院音乐学院客座副教授,台湾艺术大学客座副教授,加拿大Sonidos de Vivos国际乐团演奏家。


生于音乐世家,其祖父为广东客家汉乐名家饶从举,父亲是客家筝乐大师饶宁新。他从小濡沐古朴典雅的客家汉乐古筝演奏艺术,克绍箕裘传承汉乐经典。1996年荣获《中国传统筝曲赛》专业组第一名。曾受聘任教于等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等院校。


 2002年录制由中国唱片公司出版之《饶蜀行古筝独奏专辑》,曾多次应邀参加蒙特利尔多元音乐文化协会主办《蒙特利尔世界音乐节》、《世界电影节音乐会》、《华人春节音乐会》、《美国波士顿新春音乐会》等大型演出担任领衔演奏家。2015—2021年多次获广州星海音乐厅邀请,举办多场古筝专题音乐会,并于2016年被评选为最受欢迎音乐家。


饶蜀行的演奏风格流畅娴熟、委婉动听、音柔意美。在易指移音之间,发于内形于外,体现筝乐的风格与美感。他的演奏底蕴深厚,对传统筝乐之演奏与诠释更有细腻独到之处,是演奏质感突出的当代杰出青年古筝演奏家。



樊艺凤


古筝教育家、演奏家。西安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学督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古筝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筝专业委员会副会长。陕西省秦筝学会荣誉会长,陕西筝派代表传人之一。西安市第十四、十五届人大代表,陕西省第十二、十三届政协委员。陕西省教育基金会慈善大使。


长期致力于教学与演奏研究,教学措施得力,教学成果显著;在教学、演奏、理论层面有较强的学术积累。省级一流课程负责人。曾获西安音乐学院“十佳教师”称号。指导的学生荣获“金钟奖”、“文华奖”、“CCTV中国民族器乐大赛”等国家级专业赛事20余人次,省级比赛一等奖40余人次。创建西安音乐学院秦筝乐团、凤鸣·云裳筝团,指导筝团获“CCTV中国民族器乐大赛”组合类决赛奖项、“文华艺术院校奖”等奖项。


录制出版《中国古筝·陕西篇》等音像制品。主编出版《筝曲新作八首》《筝道笔谭》《古筝考级曲编》 等。在核心期刊发表数十篇学术论文。承担并完成多项科研课题。


受邀在多所高等艺术院校举办专题学术讲座;受邀在国内及港台多地音乐厅参演名家名曲音乐会。受邀多次担任中国音乐“金钟奖“等国内重要赛事评委。

近年来策划与组织数十场大型筝乐交流演出活动,为促进陕西筝乐事业的传播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其艺术履历被收录于《华乐大典·古筝卷》。


时间安排



评论

确定删除吗?

删除后数据将不会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