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间摆满各种民族乐器的展厅。梁春杰坐在一架古筝面前,只见他双手拨弄琴弦,音乐声顿时如山间的泉水从他的指尖流出。
25岁的梁春杰是河南省一家乐器公司的调琴师。这家公司的产品包括古筝、琵琶、二胡等10多个系列50多个品种,主要销往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以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年产值达3000多万元。
这家民族乐器生产公司所在的兰考县,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历史上由于黄河多次在其境内决口改道,兰考生态环境恶劣,形成风沙、盐碱、内涝等“三害”。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当地粮食亩产也仅有50公斤左右。
上世纪60年代初,焦裕禄在此做县委书记期间,带领全县人民大量栽种泡桐以改造生态,最终探索出了一条平原沙区“农桐间作”的治理模式。即按照一定密度,将泡桐树栽在农田里,这样不但风沙被治住了,小麦亩产也提高到了400公斤,形成林茂粮丰的格局。
由于积劳成疾,焦裕禄英年早逝。他那种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作风被称为“焦裕禄精神”。兰考人民还把焦裕禄当年栽种的一棵泡桐树亲切地称为“焦桐”。
当年的“焦桐”已经变成“焦林”,不但是遮风挡沙的“保护伞”,还成为兰考人民的“绿色银行”: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当地群众利用泡桐开展木材加工,生产乐器和高档家具,逐渐形成产业化。
梁春杰弹奏的古筝就全部取材于兰考泡桐。据权威专家鉴定,由于兰考独特的地理位置,其产出的泡桐木质疏松度适中,不易变形,透气、透音性能好,被称为“会呼吸的木材”,是制作民族乐器的上等材料。
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兰考县有板材加工企业400多家,个体加工户5000多家,规模以上林业企业50多家,乐器企业24家,年产值50多亿元。产业化链条的延伸在拉动就业方面作用明显,目前,全县“吃泡桐饭”的从业人员达4万余人。
记者注意到这样一组数字:2005年,当地有桐木加工企业100多家,年加工量10万立方米,年产值近10亿元。现在企业数量和年产值大为增加,年加工量却减少为7万立方米。
兰考板材协会会长、三环木业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其命解释说,这种变化是兰考“泡桐经济”产业升级带来的。以一棵普通的成材泡桐为例,如果做建房盖屋的木料,按时价计算,不过三四百元;而加工成古筝、琵琶以及出口日本的榻榻米等高档用品,就可以卖到上万元之多。
产业化使得兰考人更加重视“泡桐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兰考县林业局副局长方永旗介绍,目前全县林木年生长量为16万立方米,远高于年加工量。由于坚持“采伐一片、更新一片”的原则,使林业生产步入良性循环。
阳春三月,记者在当地采访看到,到处都是成片的树林,一个个村庄掩映其中。尤其是绿油油的麦地里长着一排排桐树,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景观。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兰考县“农桐间作”面积46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20.16%,活立木蓄积278万立方米。全县24万亩荒沙地、26万亩盐碱地、1600个大小沙丘已得到根治,沙荒控制率为98%。
兰考县委书记魏治功说:“焦裕禄当年带领大家栽泡桐、治风沙,也许并没想到会给兰考人民留下一座‘绿色银行’,但是从一棵树到一种精神再到一个产业,其间的变迁看似偶然,却是兰考人民坚持生态和经济并重、坚持科学发展的必然。”
评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