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筝网
取消

去微信分享给好友

|发布时间:2019-05-16 09:25

谈筝论道第22期原文

谈筝论道第22期

我所知道的广东客家《弹筝八法》

作者:何松


        我从十三岁起到二十岁止,曾在家乡广东大埔,跟随祖父何育斋先生学弹筝。在这期间我利用上学和谋生的业余时间,断断续续,算是学会了我们客家的《弹筝八法》和筝曲《中州古调》、《汉皋旧谱》若干首。我离开家乡后,在战争环境中,未能顾及弹筝,从此间断。进人花甲之年,我因病开始闲居在家。随后,我正式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定居北京。这时,我重新学弹筝。    


        我老年学弹筝,为的是陶冶情操老有所乐。我弹奏的筝曲,依据的是先祖父何育斋先生所编定的《中州古调》和《汉皋旧谱》,而我弹奏的技法,则源自他老人家所创制的《弹筝八法》。可惜《弹筝八法》手稿早已无存,如今只能全凭自己的记忆试行追述。



        何谓《弹筝八法》?这是广东客家地方弹筝的指法,共分八条:


        一、合当。

        二、合当 合工 合当。

        三、合当 合士 合当。

        四、合当 尺工 合当。     

        五、合当 尺六 尺工 合当。

        六、合当 工六 尺工 合当。  

        七、合当 合工 尺六 尺工 合当。

        八、合当 合五 工六 尺工 合当。


        

        对于《弹筝八法》的特点,主要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的关系加以说明。

        

        《弹筝八法》与音节排列。这是依次由简到繁,即由一个双音节依次增加到若干个双音节。如第一法“合当”。只有一个双音节。第二法“合当合工合当。第三法“合当合士合当”。第四法“合当尺工合当”。均为三个双音节。第五法“合当尺六尺工合当”。第六法“合当工六尺工合当”。则为四个双音节。第七法“合当合工尺六尺工合当”与第八法“合当合五工六尺工合当”是为五个双音节。由繁到简,即由五个双音节逐步减为一个双音节。每个双音节,第一个字为低音,第二个字为高音。而且,每个双音节,又是以第二个音为支点。减字时,一般可以减去第一个字,不可减去第二个字。第一、二、三法用大勾搭。第四至第八法用大小勾搭来完成。


        《弹筝八法》与音韵变化。每法的音韵变化,以各种有关的汉字客家音为依据。在工尺谱中,往往为不同的汉字所代替。如“合”(5)有“何”、“号”、“荷”。“上”(1)有“醒”、“腥”、“姓”。“六”(6)有“柳”、“溜”、“留”。“工” (3)时而写作“贡”,“士”(6)时而写作思”,“五”(6)时而写成“戊’等。按此等汉字客家音体现音韵变化。上述八法中,讲到“合、士、上、尺、工、六、五”(即现在简谱的5612356)。未曾讲到“乙”和“凡”即简谱的"7"和“4”。这是因为筝属于五声音阶调律定音的弦柱乐器,所以,弹筝指法就按照这个特点编制而成。客家筝曲有所谓软线硬线之分。软线运用“乙”(7)和“凡”(4)为主要特色,也是区别于硬线的主要标志。因此,“乙”(7)和“凡”(4)是必不可少的,而且也用种种汉字来表述音韵变化。如“乙”(7)有时写作“一”。“凡”(4)有时写作“番”、“环”、“唤”、“犯”、“反”。这里所举的“凡”字变化之多,可见其地位之重要。所有音韵变化,均从揉按中得以体现。


        运用《弹筝八法》弹奏筝曲,按照音节排列由简到繁,先低后高等指法规定,对原谱进行加花和减字。原谱的音韵变化,则是按照前面所举汉字发音,通过揉和按,作一定的停顿和延长,体现其变化。这些字的发音是客家地方语言。这种弹筝指法所弹奏的筝曲,其音节与音韵,具有客家地方的特点。这里说到的是关于《弹筝八法》中音节排列和音韵变化的基本法则。弹奏者还可以从个人的情绪和爱好,作不同的变化,形成个人的特点。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尽管有变化,总是不离谱。原谱不变,可变的是加花和减字。这里面既有地方的特点,又有个人的特点。


        《弹筝八法》由何育斋先生编制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在广东东部客家地方推广,后来流传广州、上海以及南洋群岛等客家人居住的地方。何育斋先生早年习筝,据说在家乡师承前辈古筝家罗展才先生。但是,罗展才先生又师承何人?他的经历和所传弹筝指法原貌如何?已不得而知。总之,广东客家弹筝指法,经过历代筝家口传心授,融会贯通,终于编作《弹筝八法》,对弹筝指法系统总结,形成规范。与此同时,博采众芳,汇通集成,编订流传广东客家地方的丝弦乐曲《中州古调》和《汉皋旧谱》。丝弦乐有古筝、琵琶、洞箫、二胡合奏,以古筝为主,同时,有古筝独奏。因此,丝弦乐曲亦为筝曲。


        《弹筝八法》用于《中州古调》、《汉皋旧谱》中所有筝曲。在练习并掌握弹筝指法之后,弹奏筝曲时,往往从《蕉窗夜雨》等曲目入手。因属于《汉皋旧谱》的此等曲目板数较少,易于普及。待到此类曲目弹奏一定时间,运用指法有一定熟练程度之后,再转入弹奏如《熏风曲》等属于《中州古调》的硬线曲目,然后又再转入其中的软线曲目。所有筝曲弹奏时音节排列和音韵变化的基本法则是共同的。所有曲谱的读音均属于《中原音韵》的客家语音。由此可见,《中州古调》、《汉皋旧谱》有着联系和一致。这就是说,两者的渊源、曲式等是有差异的,但是,风格、特点又是共同的,也就是说,两者在广东客家地方长期流传过程中,形成共同的地方色彩和音乐流派。总之,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作为丝弦乐曲,两者的历史渊源、曲式结构是相区别的。但是,奏曲的方法、技巧、风格、特点,又是相一致、联系的。

 

        请欣赏:《谈筝论道第22期曲单》


        点击查看谈筝论道第22期导读

评论

确定删除吗?

删除后数据将不会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