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筝网
取消

去微信分享给好友

文章|发布时间:2019-11-04 14:08

谈筝论道第34期特辑(T2)

《秦桑曲》齐奏 

周望 周展 周思含 周本立


复“秦筝归秦”,兴“华夏正声”

           ——筝乐教育家周延甲先生

作者:王英睿


20世纪,中国民乐的发展突飞猛进,尤其是筝这件极具代表性的华夏传统乐器,50年代以来,获得了飞速发展。据粗略统计,目前全世界习筝者已有千万之多。这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支持,离不开一代代音乐家的前赴后继、言传身教......周延甲就是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2019第八届华乐论坛暨“新绎杯”杰出民乐教育家的评选活动意义重大:让我们牢记前辈、了解他们的事迹、他们的音乐,及其人生轨迹,是为了使我们的民乐事业继往开来,走的更稳健,获得更良性的发展。此次周延甲先生当选民乐教育家实乃众望所归,他把自己的一生交给了当代筝乐事业,为复“秦筝归秦”,兴“华夏正声”鞠躬尽瘁。对于“秦筝归秦”,我把他定义为一个学术理念,在当代中国民乐历史上,这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音乐文化事件。(2007年,我的博士论文《二十世纪中国筝乐研究》里有专门一章对其进行论述)这里只摘取其中的一些要点,集中回顾一下先生作为一位筝乐教育家为当代民乐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秦筝归秦”的历史背景

            

“秦筝归秦”的提出是在20世纪50年代,为什么提出“秦筝归秦”呢?

           

 ·背景一


当时,很多我们知道或者不知道的民间传统乐器及器乐都面临濒危、失传。秦筝也是如此,在当地几乎已成绝响,不仅城镇没有人弹筝,乡村也难以寻觅。然而,筝源头是在秦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筝就在黄河上游的陕西、甘肃一带盛行,史称“秦筝”。这一称谓,最早见于公元前237年李斯给秦王的《谏逐客书》:“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而且“秦筝”在秦地曾有着辉煌的历史。


鉴于传统音乐的现状,20世纪50年代,国家政府曾大力号召:“加强对传统艺术的挖掘与保护”。在举国上下发掘抢救文化遗产这一续接传统的重要历史时段,周延甲带领陕西筝人走在了前面,开启了他毕生的事业——“秦筝归秦”。


·背景二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全国九大音乐院校的设立,中国民乐从全面地由民间被引入到高等学府,实现了教育体制的大变革。当时各地院校民乐师资和生源匮乏,国家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比如“请进来”、“送出去”。“请进来”,请各个流派的民间老艺人到高等艺术院校任教;“送出去”,送青年学子去兄弟院校学习。当时,西北音乐专科学校(今西安音乐学院)刚刚设立筝这个专业,没人学也没人教。周延甲本人也不会弹筝。 1956年,他受校领导委托前往沈阳音乐学院师从曹正习筝。两年期满,曹正对他的学业给予高度评价,并对他建设陕西一带筝乐事业寄以厚望。周延甲回校后,即责无旁贷担负起筝乐教学重任。1960年,他在《古筝迷胡曲集》前言中明确提出“秦筝归秦”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文化理念,旨在重新振兴秦地的民族筝乐事业。这也为西北音专开设古筝专业指明了方向。先生深刻意识到这是一项要倾其一生、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他写道“……现在该是再现“真秦之声”的时候了!……艺术是劳动人民创造的,最终要还给人民。秦人秦地创始和流行的筝,也应该还给秦地……“秦筝归秦”就是要振兴三秦大地的筝乐事业,让昔日曾在此地辉煌的筝乐艺术再次复兴,重新回到人民中间!


于是,周延甲带领陕西筝人从历史文献梳理到田野调查,再到音乐创作与理论建设,在“秦筝复兴”的道路上一路走来。


·复兴之路——“秦筝归秦”的过程及经验


一、作品是第一生产力


作品是“第一生产力”,复兴秦筝首先要复兴筝的音乐。作品从哪儿来呢?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天赋加勤奋,通过在沈阳的学习,周延甲掌握了各个流派传统筝乐传承的精髓:“山东筝可弹山东琴书、河南筝可弹大调曲子及曲剧、潮州筝也可奏潮州弦诗乐,可见筝是依附于乐种得以繁荣。在陕西,何不借鉴本土乐种音乐重现秦声的辉煌“音貌”?这是周延甲最初的想法,也正是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中逆向思维的一个基本方法!


“‘秦筝’归‘秦’,关键是要演奏本地广大群众最熟悉欢迎的乐曲。历代相传的以秦腔、碗碗腔、迷胡为代表的戏曲音乐是典型的华夏正声,就是从事创作的最重要的源泉。其中的 “迷胡”(音乐眉户)是当地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音乐形式。文献记载中,用筝奏陕西“迷胡”始于六百年前。于是,周延甲就地取材,就从“迷糊”曲开始从事创编工作。1958年他创作了第一首迷胡筝曲《秋夜筝》(《迷胡调》),此曲有迷胡音调,但又不是某一个确定的曲调,是他长期受到迷胡音乐耳濡目染后,自然而然由心底流淌出的韵律。

 

1960年正式留校任教后,他又根据部分迷胡曲牌编订了《古筝迷胡曲集》,共收录了三十余首曲目。千万不要小看这本曲集:其中的17首在1961年全国古筝教材会议上选全国音乐艺术院校专业的必修和选修曲目,这是对周延甲工作的充分肯定,该曲集也成为陕西秦筝振兴的先声!为了编辑这些“小曲”,周延甲奔波在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四处拜师请教。其中有艺人、演员、演奏员,常常是老师教一句,他唱一句;老师拉一句,他弹一句,直到老师满意。终于,曲集得以完成,他的演奏技艺也日臻成熟。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正是我们最艰苦、物质生活最贫乏的时候,那时候没有电视、电话、录音机、复印机,乐谱要自己抄,出行做田野调查多靠双脚。透过这本曲集,我们可以想象他所付出的艰辛与努力。


在实践中周延甲深刻感受到:“筝弹迷胡非常顺手,五声音阶弦序自然排列,很适合下行级进、上行跳进的秦声旋法,二变之音的灵活运用,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微升4和微降7的音高,加上轻重不同的颤音润饰和尾音下滑,把“繁音激楚,热耳酸心”的声腔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筝弹奏迷胡再现当年的情景,把从群众中来的筝又送回到群众中去,这不就是“秦筝归秦”吗?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艺术需要继承、创新,秦筝要想继续发展就应有不断新鲜血液的融入。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周延甲带领他的学生,并与专业作曲家共同努力,合理借鉴新的创作思维与演奏技法,从古老的“秦声”中继续寻找源头,以迷胡、碗碗腔、秦腔、弦板腔及西安鼓乐为母本,深度挖掘秦筝艺术风韵,从中吸取养料进行再创作。《百花引》《姜女泪》《秦桑曲》(周延甲)《新翻罗江怨》(黄枕宇、周延甲)《香山射鼓》(曲云)、《三秦欢歌》(魏军)《骊宫怨》《黄陵随想》(饶余燕)《乡韵》《秋夜思》(周煜国)《秦土情》(周展)等等一大批名曲的有力支撑使得秦筝流派在保持自身地域风格基础上,又迈上一个新台阶,焕发新的时代光彩。


“秦筝归秦”的整个创作过程就是四个字:“继往开来”。先是学习、吃透传统音乐的精髓,然后在继续挖掘传统、学习传统的过程中与时俱进,中西结合,实现再创造。


二、理论建设是重要基石


重视理论建设是秦筝复兴的又一重要基石。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绝对不可忽视。正是主要到了这个问题,周延甲在一开始习筝的同时也在加强理论的学习,并且为其他筝人搭建了平台。1983年,周延甲与秦地筝人共同创办 “西安秦筝学会”(后更名为“陕西秦筝学会”),历任副会长、会长之职,并创刊《秦筝》杂志,任主编。《秦筝》创刊之初便得到众多理论界前辈、学者支持,发表了他们一系列有关筝乐的学术论文。自1989年至今,《秦筝》已经形成以史论为主的框架结构,包括历史、人物、流派、技法等几个方面。此外,亦有筝讯、筝文、作品等密切联系实践的几大板块,成为学人研究筝乐文化的重要资料来源。《秦筝》集结众多作曲家、演奏家加强理论学习与交流,反哺关照各自的创作及演出等艺术实践,以促成整个团队的的健康发展。为“秦筝归秦”的实现从组织上和理论上创造了条件。它不仅是当地筝乐发展状况的一面镜子,对提高秦地当代筝乐理论建设、促进业界信息交流起了积极作用;亦对国内外筝乐创作、教育、表演、以及相关音乐社会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自始至今,秦筝整个团队中无论理论家还是演奏家,自上而下都有着重视理论的优良传统。


三、人才梯队是有力保障


作为一位教育家,首要是育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始自1957年,在半个多世纪的教学生涯中,周延甲教授了上千位学生。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周延甲在担任西安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期间,对秦筝人才梯队的建设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教育家的宏观把控能力和战略眼光。从附中到大学再到研究生,他一以贯之地将“秦筝归秦”的理念传输给他们。秦筝整个人才梯队的建设,从一开始就是在专业,科学而又非常细致,严谨的轨道上运行;将演奏家,作曲家,理论家等等都纳入其中,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合力,有力地保障了这项事业的不断向前发展。 


如今,世界各地遍布秦筝学人,在他的教学与引领下,秦筝陕西流派得以不断发展壮大。在他的教学与引领下,秦筝陕西流派得以不断发展壮大,曲云、魏军、李世斌、樊艺凤等均是出色的秦筝代表人物。除了院校中的传承梯队,家族传承亦令人称道:在他的悉心栽培下,女儿周望1977年考入中央歌舞团,1991年任教中央音乐学院,成为“秦筝京传第一人”,为秦筝陕西流派的传扬做出重要贡献。儿子周展亦是及演奏、创作于一身,《秦土情》一曲,荣获第十届中国音乐金钟奖优秀作品奖。


1989年,首届“山城杯”全国民族器乐大赛中,西安音乐学院成绩突出,打破了以往各种比赛中北京、上海“平分秋色”的局面,名列全国参赛艺术院校和团体之首。其中筝是获奖最多的项目:尹群、张晓红、樊艺凤、沙里晶包揽了一等奖、二等奖、和两个三等奖。从一个侧面证明了陕西筝人经过三十年辛勤耕耘后所取得的骄人成绩。也就是从这时起,“陕西筝派”为越来越多的业界人士所认可,“秦筝归秦”的历史地位与价值也得以进一步明确。


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昔日濒临失传的秦筝“不仅恢复了它的历史盛名,而奇葩吐艳,大放异彩”。这个流派的形成,是时代所造就,是合力的结果,但领军人物周延甲的作用至关重要。他集演奏、创作、理论、乐器改革于一身,可谓全面开花。复兴秦筝离不开他的勤于钻研,勇于探索;更离不开他对这一事业宏观格局的综合考量与建设:理论、创作、人才梯队,三足鼎立,形成一个稳定的“铁三角”。为了复“秦筝归秦”,兴“华夏正声”,周延甲鞠躬尽瘁,直到生命最后,他还在看史记、写自传、考虑《中华筝教程》、“五色弦”筝的研发问题。我想,这不仅是基于对筝的热爱,更是源于一种高度的责任心,一种吃苦耐劳,锲而不舍精神。这,就是开拓者的精神。


·“秦筝归秦”的主要经验


一、承继20世纪50年代院校教育的优良传统


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九大音乐学院为代表的全国各地高等院校都已相继设立民乐专业,音乐学院逐步成为培养民乐专业人才、引领当代民乐发展的主要阵地。对于中国民族乐器而言,民间传统传承方式与院校教育体系各有利弊,(此处不不展开)转型后院校教育体制的弊端目前已经显现出来,其中之一就是中西音乐比例失衡,对传统音乐没有“特别、过度的重视”。而秦筝的复兴之路一开始就利用了院校教育开放体系有助于博彩众长的优势;同时特别注意传统音乐在教学与创作中所占的比例,从而取得了在创作实践上源于传统、高于传统的的成功。


二、利用区域资源建设有地域特色的现代“筝乐学派”


历史上流派纷呈是中国民乐的一大特色。古琴、琵琶、筝等等都有自己不同的流派,众多流派曾经造就了多姿多彩的传统音乐艺术。然而,目前的现状是各地流派式微、萎缩,取而代之的是趋向“千人一面”的“学院派”。而陕西筝人正是因为紧紧抓住地域特色这一重要因素,抓住古筝依附于乐种的本质问题,从祖国的传统声腔艺术精粹中探索出“秦筝复兴”的事业方向: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既保持地方风格又积极汲取多方面音乐元素,开拓出一条合理利用现代资源,大力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民族筝乐之路,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学习与实践,秦筝终于具备了独特的演奏技法与艺术风格,也因此具有了一方特色,重新塑造了陕西筝派,或者说是一个“筝乐学派”。


秦筝是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遗存,她的复兴,是我们民族复兴事业的一个部分。“秦筝归秦”的实践过程及成功经验对当代筝乐界、乃至整个民乐界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典范。继承传统绝不只是一个口号,是要踏踏实实去学习,去总结,在此基础之上才可能出新,有所创造。

历史车轮的不断向前推进,“秦筝归秦”的价值和意义将会在之后的民族音乐历史长河中越来越清晰地凸显出来。

 

参考文献:


周延甲《周延甲筝曲选》(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年)


王英睿《二十世纪中国筝乐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年)

 

请欣赏:谈筝论道第34期曲单


点击查看相关文章:“秦筝归秦---快耳人生”-----记父亲周延甲先生的艺术人生


点击查看谈筝论道第34期导读

评论

确定删除吗?

删除后数据将不会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