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筝网
取消

去微信分享给好友

文章|发布时间:2020-03-05 11:59

谈筝论道第41期原文

工程师中的古筝演奏家

 ——潮筝北传、外联内引的古筝家黄辉远

作者:黄超

 

    我的父亲黄辉远(1937-2013),是一位高级工程师,一生却与古筝结下不解之缘。

 

    我的祖父黄长富先生系当代著名潮州筝演奏家,师从潮州筝名师李嘉听传人洪如炎先生。我父亲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随祖父习筝,无论是后来上大学或到东北鞍山工作还是日后作为医疗仪器专家到各地出差,与各地的古筝家交流,弹奏古筝始终是他每天必为之乐事。


 

黄辉远


    一、 勤勉好学,从小练就潮乐技艺和一双巧手

 

    父亲生于20世纪30年代,儿时开始记事正逢日军侵略汕头那最艰难的岁月,父亲跟着祖父随戏班奔波,生活非常艰苦。在父亲记忆中,我们家族乃书香门第,原有黄氏家祠,祖父因家道中落仅能读到私塾四年,为生活所迫早早开始手工业生涯,父亲也许正是从小协助祖父制作发夹等手工产品,练就一双巧手。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他却始终有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买不起钢笔,就用竹子和铁片自制了一支能抽墨水的钢笔;祖父用木头自制车床,父亲就打下手,车床完工后大大提升了发夹制作的效率;还学习祖父自己制作笛子、维修古筝,为日后自制古筝打下基础。当时潮乐界有良好的氛围,父亲常与祖父一起同各个团体合奏,有各位乐界前辈的无私传授和熏陶,父亲在琵琶、笛子、 椰胡等乐器演奏上均有一定的造诣。

 

    父亲勤勉、好学,不但乐艺突飞猛进,在校学习成绩也非常优秀,是澄海中学的佼佼者,成为当时全县考上大学的应届两名学生之一。

 

    二、 南来北往,青年时代架起南北古筝技艺沟通桥梁

 

    父亲于1958年考上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在那里,学习上他如鱼得水,各门成绩总是满分,他因有演奏器乐特长,担任学院民乐队队长,与时在广州音专(现为星海音乐学院)就读的陈安华先生经常交流筝艺,成为挚友,他还向罗九香先生学习筝艺。 1962年,在罗九香老师家偶遇曹正老师,一见如故,谈筝论乐,结下友谊。翌年,他把自己所学所悟编撰成《潮州音乐古筝曲选》1册,复制一份送曹正教授,被曹正教授收入其编辑的《古筝书谱序跋集》和中国音乐学院古筝教材中。后来,他的筝曲谱重三六调《柳青娘》被李萌教授收入其编辑的《潮州筝曲选》中,《杨柳春风》被编进《中国古筝名曲荟萃》中。

 

    1963年,父亲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服从国家建设的需要,分配到鞍山广播器材厂,成为国内首批研制开发彩色广播电视设备的工程师。当时国家处于内外交困的状态,国外的技术封锁使他们需要从零开始进行所有技术难点的攻坚。父亲忘我工作十几年,终于成功研制出彩色电视广播设备。在此期间,父亲技术精到,经常出差到各地去调试和解决设备问题,北京、沈阳成了必经之地,他每次到沈阳,总是住在曹正教授好友高梦柯家里,有幸得到中国音乐学院的曹正教授和沈阳音乐学院的赵玉斋教授两位古筝大家真传。在曹教授的引荐下成为北京古筝研究会会员。父亲与他们来往中,获益良多,《渔舟唱晚》、《高山流水》等北派名曲尽得曹教授真传,笛子独奏《扬鞭催马运粮忙》他也改编为古筝独奏,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年代,既为南方带来北筝的硕果,也为北方带去潮筝的风韵,架起了潮州筝与北方筝派交流的桥梁,那时父亲虽然年纪较轻,但有多年在潮乐环境的浸淫滋养,那清晰的音色和柔美音韵给曹教授和赵教授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在我哥哥出生的时候,曹正教授还专门赠送一套娄树华大师传给他的筝码给父亲,以庆贺他有了古筝的传人。

 

    父亲还与上海的郭鹰、郭雪君、王昌元、项斯华等老师多有往来,尤其是和祖籍潮阳、首位在上海传播潮筝的郭鹰先生,交往甚密,郭老十分赏识父亲的演奏风格,特意题写了“音纯味永、筝界之秀”赠予父亲。在过去交通不便的情况下,这种难得的交流促使潮州筝走出潮汕大地,其美妙潮韵在古筝学界有着很强的影响力。


 

郭鹰先生题字


    父亲每次回家总把北派筝艺、现代筝曲传授给弟妹和侄女,大家族中人人习筝,大姑冠英、二姑楚英、小姑惠英和表姐蔡毅也均得父亲真传。1976年,我们举家在汕头定居,父亲经常到萧韵阁老先生、玛原先生、王安明先生家会乐,与萧韵阁先生十分投缘,成了忘年之交。

潮州音乐因保留了古乐的很多元素,逐步为音乐研究界所重视,中国音乐学院的曹正教授、沈阳音乐学院赵玉斋教授等,在上世纪60年代起,先后来到潮汕采风,专程到我家做客,与父亲深入探讨古筝的技艺和发展,父亲以工程师思维模式的精细、精确也为音乐家们带来不少新鲜感。

 

    三、 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乐艺和乐器

    

    父亲对古筝的发音音色有着极高的要求,与祖父共同研制出独特的义甲,这义甲与我们日常能买到的截然不同。父亲和祖父深知皮套条状的义甲弹奏古筝容易发出噪音,而且在快速弹奏时会松动,而天生的指甲由于比较软,弹奏时发声不够响亮,且不适应技巧的发挥。他们模仿人自然的指甲,因人而异制作义甲,义甲是片状的,但是弧度必须与每个手指相符,父亲总是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按照手的弧度用电烙铁弯曲玳瑁片,在中间用锉刀等按照指甲的大小开一个精确的窗口,把各处接口用砂纸进行精细的打磨,打磨后的义甲油滑明亮,弹奏起来音色醇厚、噪声小。他专门为我定制的一套义甲成了我珍藏的宝贝。

 

    这种义甲与琴弦的第一接触点不是义甲而是指腹,消除了接触点的噪声,而发声时义甲与琴弦有一个摩擦的过程,父亲特别注重摩擦发声的纯粹和浑厚,从触弦发音到离弦均比较柔和,即使在高速弹奏时仍保持发音清晰透亮。

 

    父亲左手技巧继承祖父精到的按音技巧,同时在与潮乐名流合乐过程中吸取营养,反复推敲,形成自己细腻柔美的风格,实现对潮州音乐独特的活五调的深情演绎。父亲还十分讲究演出台风,结合太极拳的理念,以太极划圆的方式展现一种行云流水舒缓优雅的气度。曾登台表演自己移植的《浏阳河》、《阳春白雪》、《扬鞭催马运粮忙》和传统潮州筝曲《柳青娘》重三六调、活五调,《寒鸦戏水》等曲目,得到行家好评。

 

    父亲与生俱来的艺术天赋和长期从事研究工作所具有的严谨精准的工程师精神在他的身上得以完美的结合,作为一名古筝痴迷者,向往拥有一台得心应手的古筝因而决心设计制造自己的古筝。1970年,父亲借鉴了当时北方大气恢宏的营口筝的设计,结合南派筝用钢弦、演奏手法细腻的需要,以水曲柳为面板、阳木为框架,利用工余时间制作了平生的第一台古筝。那时候只有一把木工的刨子,没有斧头,就向食堂求助借用砍柴的大刀,别出心裁地用自行车轮上的铆钉来磨短制作穿线孔,用铜条自己进行螺丝攻牙,虽然困难重重,他还是成功制作了一台兼具南北派特色的21弦古筝(当时潮汕古筝多以16、18弦为主),音质浑厚清亮,这台筝一直伴随在父亲身边。

 

    有了第一就有第二,1976年,父亲结合了制作第一台筝的经验, 又精益求精地制作了他一直引以为傲的第二台古筝,这台古筝以梧桐木为面板,红木为框架, 用扬琴钢弦上弦之后,整台古筝音色纯美,这台古筝一直是父亲的挚爱,祖父更是爱不释手,此筝一直伴随祖父至他谢世后才重为父亲所用。在此期间,陈安华教授在广州录制专辑时苦于找不到一台音色好的古筝,专程赴汕来借这台古筝。祖父的专辑以及父亲自己的演奏录音多用此台古筝录制。

 

    1993年,父亲意犹未尽,又开始开发第三台古筝,这台古筝采用了类似日本古筝的木材表面碳化工艺,用了尼龙的穿弦孔减少谐振,配上曹教授赠予的筝码,造型优美、音色绝佳。

 

    四、 厚积薄发,事业与筝艺双丰收

 

    潮州筝的独特魅力和海外华侨的支持,开启了澄海作为国内一个活跃的筝乐活动基地,并成为上世纪90年代古筝学界的焦点。 1993年,在县文联统筹和海外侨领邱士俊先生为首的赞助下,“澄海93中国古筝潮乐艺术节”在澄海隆重举行,迎来了国内和港台、泰国、新加坡、加拿大等各地古筝大家;而我们的家族由于多人习筝,作为潮筝界的代表,家族6人参加多场演出,父亲演奏的重六调、活五调《柳青娘》给与会者留下深刻印象,方锦龙老师和我父亲合奏后说:“听辉远先生弹潮州筝曲,如品潮州工夫茶!”

 

    曹正教授欣喜的看到我们整个家族每个小家庭都有多人习筝,而且能较好的传承祖父的技艺,对汕头地区的古筝普及教育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欣然写下“筝乐之家”赠予父亲,这是对父亲和家族古筝传承的肯定。 1993年之后, 澄海继续成为古筝活动的热点。随后中国古筝学会成立筹备会议,家族14人一起登台演奏自己改编的潮筝三重奏《迎宾曲》。曹正教授等多位海内外古筝代表人物阎莉、赵登山、陈安华、王中山、王世璜、郭雪君、李萌、杨秀明等和《梁祝》作曲者之一何占豪教授,都相继到澄海并到我家交流。父亲本人艺术生平也被选入《中国当代音乐界名人大辞典》。1996年,我们家族的潮筝传承和父亲的潮筝演绎被搬上银幕,《潮筝世家》的专题片在中央二套、四套《龙之乡》中多次向海内外播出,潮筝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父亲对生活的要求不高,但是对音乐的投入不低,他最大的投入是购买音响和录音设备,1988年,父亲用多年的积蓄买了一套音响,其中包括当时国内闻所未闻的激光(CD)唱机。每天欣赏各种古筝专辑,听自己的录音,对父亲来说是一种享受。每周六晚上父亲最重要的活动就是自己在房间里录音,他对每个细节精益求精,总是不断的通过录音来寻求在演奏技巧、演奏风格上的精进。父亲挑剔的耳朵对市面上销售的录音放大器底噪太大无法接受,就自己设计制作一个放大器,为了无电流底噪,他采用电池作为电源,使录音效果更好。他对各厂家的话筒多有尝试和对比,力求能最高精度的还原演奏效果。

 

    父亲在工作上很敬业,来到汕头超声研究所工作后,恰恰是改革开放初期,企业处于创业阶段,父亲在技术研究上经常废寝忘餐。我印象中,周一到周六晚父亲加班回家总要到十点前后,然而,在吃晚饭之后到加班前的碎片时间里,父亲最好的放松就是弹古筝。铮铮筝乐是他心里最美的旋律。 父亲早年时候学的是俄语,但超声仪器研究所部分合作的技术来自日本,为了学好日语,四十多岁时,父亲仍刻苦学习日语和英语,曾被派往日本学习最新的超声检测技术,父亲技术高超,很多人解决不了的技术难题和故障,在他手中总是能顺利的化解。

 

    父亲是全国医用电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委员,每年参与制订修订国家医疗设备的技术标准;他是汕头最早评上高级工程师职称之一。父亲对仪器设计和改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省市各种技术奖励。1994年,父亲获得汕头市科技进步突出贡献特等奖的荣誉。

 

    五、 与时俱进,用数码技术传承筝艺

 

    父亲的敬业精神及高超技术,使他退而不休,被返聘上班。他虽然身体不太好,但是每天至少有1-2小时用于古筝练习演奏和处理录音。1998年家里购买第一台电脑,父亲从此迷上了数字音乐录音。因为过去采用的是模拟录音设备,效果好坏全靠听力来辨别,而现在每个波形都可以用科学仪器(示波器)精准测试,一直可以精准放大到每个最小的波形,对于噪声,还可以类似手术刀般精准的处理去除,对工程师的父亲来说,这无异于开启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父亲一边录音,一边以一种科学研究的精神继续对古筝、琴弦、义甲等进行对比和调整,对录音进行修饰,力求完美。后来,我们第一次买了光盘刻录机,父亲也圆了自己一个小小的心愿,制作了自己的光盘专辑。他随后又把祖父的古筝专辑(录音带)也进行数字化转录,还把多年保存的高哲睿先生、玛原先生的录音带也转录刻录,使资料更容易传播和得以不失真的保存。

 

    父亲天生的乐观和好学,加上对古筝的热爱,使他非常愿意与各地的筝友分享曲谱,他也专门把以前手抄整理的潮州筝谱结合自己弹奏的表现编辑录入到电脑MIDI软件《贝音》中,使曲谱便于分享。后来,他又饶有兴致地采用Cakewalk模拟潮筝中各种揉滑、按音,使MIDI也能初具弹奏演绎的韵味。他认为,古筝的艺术必将为世界所接受和喜爱,用世界通用的数字音乐记录格式能帮助更多的人认识和喜欢古筝。相信他这一创举在目前古筝学派中可能是极少的。

 

    六、 忙中拨冗,传授筝乐

 

    记得小时候,每天总是看着父亲的巧手在古筝上来回翻飞,我非常羡慕,便大胆和父亲说我想习筝,父亲答应我六岁时学筝,到六岁的时候,父亲如约为我制作了一套义甲,教我从基本功开始学习,一开始,我总是希望能学点新东西,但是父亲指出,必须苦练基本功才能在以后复杂的曲目和高速弹奏中不出错,于是,基本指法成了每天练筝的热身。父亲的教学中融入一些趣味的因素,如把幼儿园教的歌曲和当时流行歌曲改编成古筝曲,我还可以边弹边唱,也进一步提高我学习的兴趣。

 

    父亲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技术教学,注重风格特点。学习《渔舟唱晚》,他专门找了曹教授的录音带让我跟着弹奏,再指出每个地方差在哪里;学习《汉宫秋月》,他专门把赵教授的黑胶老唱片翻出来,反复播放给我听,让我跟着弹。经过六七年的学习,我虽然掌握了一些曲目,但父亲却迟迟未传授我潮州筝的经典曲目,我颇为不解,父亲让我向毕业于星海音乐学院的表姐蔡毅先学习全国各流派的曲目,再回头学潮州筝,通过学习对比各地曲目,我逐步明白父亲的用心,他希望能不局限在现有的范围内教会我,也希望能让我对各种风格有所比较,这也是表姐蔡毅学习古筝走过的路。经过表姐的系统化传授,我也相继掌握了南北各派多首经典曲目。每当有古筝界代表人物来访时,父亲经常会以乐会友,抛砖引玉,《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的作者焦金海教授到我家采风时,父亲便让我仔细观察原作者是如何演绎和解释自己创作的曲目的,使我受益匪浅。

 

    记得2007年我儿子出生的时候,父亲在医院看着新生孙儿的小手,流露出一种巨大幸福感,他说儿子手指纤长,长大后必定很适合弹古筝。

 

    七、 结语

 

    贯穿父亲一生的,是他在逆境中始终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保持着一颗活到老学到老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保持着对技术技艺的痴迷和钻研精神,保持着对艺术精益求精的严谨态度。我不禁大胆猜测,也许他是工程师中最好的古筝演奏家之一,也可能是古筝演奏家中最好的工程师。


        请欣赏:弹筝论道第四十一期曲单

 


本期导读

作者:王英睿


筝痴弹筝

        

        黄辉远(1937-2013)在潮州筝圈子里是一位知名的多专多能的筝家。他是“黄氏家族”的令人尊敬的“筝痴”老大哥,然而他的专业是高级工程师,筝是“副业”。



\


黄辉远


        生在旧社会的黄辉远自幼随父亲黄长富先生走戏班,接触了地道的民间艺人的生活,除了师从父亲习筝,在琵琶、笛子、椰胡等乐器演奏上均有一定的造诣。他勤勉、好学,不但乐艺突飞猛进,在校学习成绩也非常优秀。长在红旗下的黄辉远1958年考上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是十足的“学霸”,各门成绩总是满分,而且担任学院民乐队队长。大学期间他常与陈安华先生交流筝艺,并向罗九香先生学习客家筝艺,还得以结识曹正先生。大学毕业,黄辉远分配到鞍山广播器材厂,成为国内首批研制开发彩色广播电视设备的工程师。在到全国各地出差途中,有机会多次拜访曹正(时任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和赵玉斋(时任沈阳音乐学院教授)两位老前辈,并得其真传(师从曹正先生习得《高山流水》《渔舟唱晚》,师从赵玉斋先生习得《汉宫秋月》《庆丰年》)。此外,他与上海的郭鹰、郭雪君、王昌元、项斯华等老师多有往来。青年时代,黄辉远的潮筝技艺已得到大家的赞赏,曹正赠象牙筝码,郭鹰为他题字 “音纯味永、筝界之秀”。




\


郭鹰先生题字


        1976年,黄辉远定居汕头,经常到萧韵阁先生、玛原先生、王安明先生家会乐,与他们来往中不断吸取营养,加上自己的钻研推敲,筝艺日臻成熟:除了继承黄长富精到的左手按音技巧,以及对活五调的独特演绎,他自然而然地将工科精细、精确的思维模式融于演奏,形成自己细腻柔美的风格。此外,黄辉远将太极拳的理念及动作施于舞台表演,展现出一种行云流水的优雅气度。



制筝


        拥有一台得心应手的乐器应该是众多弹筝人的心之所向,但多数人也只能想办法去买一台尽量接近自己要求的好筝而已,而对于工程师出身的黄辉远,则充分体现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对乐器的发音音色有着极高的要求,促使他将长期从事研究工作所具有的严谨精准的科学精神与极强的动手能力相结合,从义甲、筝弦到筝,他都自己亲自制作。 



\



        1970年,他的第一台21弦筝借鉴了北方营口筝的设计,以水曲柳为面板、阳木为框架,钢丝弦,兼具南北派特色。(当时潮汕筝多以16、18弦为主),音质浑厚清亮。




        1976年,他的第二台筝精益求精,以梧桐木为面板,红木为框架, 扬琴钢弦,音色纯美。黄长富对之爱不释手,他的专辑以及黄辉远的演奏录音多用此台筝录制。


\


        1993年,他采用了类似日本筝的木材表面碳化工艺,研发了第三台筝,加上尼龙的穿弦孔减少谐振,音质绝佳,再配上曹正先生赠予的筝码,可谓锦上添花。




\


钻研录音技术


        黄辉远在生活中最大的投入是购买音响和录音设备,足见音乐是其真爱。1988年,他已经用上当时国内闻所未闻的激光(CD)唱机。欣赏各种古筝专辑,听自己的录音。在房间里录音,对他来说是最大的享受。而且,他是通过不断的录音、听录音来寻求在演奏技巧、演奏风格上的精进。他自己设计制作放大器,并对各厂家的话筒尝试和对比,力求能最高精度的还原演奏效果。有了电脑后,他又迷上了数字录音,随后制作了自己的光盘专辑,又把黄长富先生、以及多年保存的高哲睿先生、玛原先生的录音带进行数字化转录。他专门把以前手抄整理的潮州筝谱结合自己弹奏的表现编辑录入到电脑MIDI软件《贝音》中,用世界通用的数字音乐记录格式以便于分享乐谱,能帮助更多的人认识和喜欢中国古筝。



授筝


        对于筝乐的传承,黄辉远同样强调苦练基本功。对于传统曲目,他采取开放模式,主张先学习全国各流派的曲目,再回头学潮州筝(这种学习顺序值得探讨)。对现代曲目则强调要仔细观察原作者是如何演绎和解释自己创作的曲目。他常将北派筝艺及现代筝曲传授给弟妹(冠英、楚英、惠英)和侄女(蔡毅)。黄辉远是早期为数不多的为南筝、北筝交流做出贡献的筝家之一。




        退休后的黄辉远依然坚持练琴录音,继续保持“活到老学到老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保持着对技术、技艺的痴迷和钻研精神,保持着对艺术精益求精的严谨态度。” 1963年黄辉远编撰《潮州音乐古筝曲选》1册,送曹正教授,被收入其编辑的《古筝书谱序跋集》和中国音乐学院古筝教材中。他的重三六调《柳青娘》收入李萌编辑的《潮州筝曲选》中,《杨柳春风》被编进《中国古筝名曲荟萃》中。潮筝作为专业音乐院校教材(成为文献资料)广为流传。




        黄辉远是当代筝乐领域里将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并应用于实践的典型代表。


\


\

\

黄超


        作者简介:黄超,广东澄海人,从小跟随父亲黄辉远 学习家传古筝。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现为中国移动三级经理。



曲目欣赏:


寒鸦戏水-黄辉远

杨柳春风-黄辉远

昭君怨


此曲为mid制作



点击阅读原文:

谈筝论道第41期——工程师中的古筝演奏家 





 


评论

确定删除吗?

删除后数据将不会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