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筝论道 第62期
山东古筝乐艺术以及在民间的传承
作者:苏本栋
导读:王英睿
在菏泽市郓城、鄄城两县的民间,山东筝乐的传统由来已久,被称为“郓鄄筝琴之乡”。古时相传有“城内大户多有瑟,城外村村都有筝”。
郓城明代古筝
菏泽民间相传有“古典筝曲十大套、小板筝曲200首”之说。现今在郓城县的黎同庄、北王楼等村,还保存有多架明清两代民间制作的16弦古筝和手抄本工尺谱乐谱”。
苏本栋《山东古筝乐艺术以及在民间的传承》这篇文章除了从相关历史文献中追溯山东筝乐的历史源流,还根据1975-1980年间菏泽民间的调查,考察了自清代中叶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00多年间民间艺人传承谱系及代表人物、现存乐器及手抄本乐谱(张应易藏本、张效伦藏本、赵旭东藏本),并归纳总结了山东筝乐艺术特点。(详见原文)
鄄城张效伦藏本工尺谱
我在《弹筝论道》第10期曾经给大家讲过传统筝乐在一个世纪以来的发展传承状况。接上期(61期)末尾我们讲到,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家政府大力扶植传统艺术,当代筝乐从民间步入院校,开启了新的发展模式。
“建国十七年”中(1949年到1965年),各个流派都在对传统曲目进行系统的挖掘、整理工作。然而八十年代之后,由于社会的变迁,传承方式的演变、审美需求的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传统流派在民间都逐渐萎缩与式微。(这里且不谈在院校中的传统筝乐的传承情况)21世纪以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全面开展,潮州音乐、河南大调曲子、山东琴曲、江南丝竹先后“申遗”,涵盖在这些项目当中的传统筝乐,也得以保护,呈现复兴之势。
山东的传统筝乐也是这样,记得上个世纪90年代,笔者去菏泽地区采风,在当地苏本栋(本文作者)、牛玉新、胡化山等老师的带领下做田野调查,附近村镇的筝乐活动很少见,不仅弹筝的不多,也没有人“碰八板”,琵琶、软弓胡琴都不见有人操弄,近乎失传。唯有刁庄手工制筝仍在,筝多是销往外省市。
赵玉斋藏本工尺谱
2008年,山东筝乐申遗成功,成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是山东历代筝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本文作者苏本栋即是其中工作在第一线的典型代表。
除了前期的申遗工作,他们还于2011年组建了“琴筝清曲古乐社”,以传承和弘扬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化,承担着山东琴书、山东古筝乐、菏泽弦索乐三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与保护。
乐社乐师集中了菏泽优秀的民间艺术家,他们大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既是琴书演唱大家,又是弦索乐演奏高手,一专多能,技艺精湛。琴筝清曲古乐社成立以来,挖掘整理、传承恢复了一大批传统唱段、演唱曲牌和演奏曲目。
此外,还恢复乐器制作,比如曾经失传的极具特色的软弓胡琴就得以恢复。乐社曾多次应邀在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西安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高校做专场演出,并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上获得了“群星奖”优秀演奏奖、中国民族器乐民间乐种组合展演一等奖和全国优秀曲艺节目展演奖的佳绩。这期我们有相关音频视频中分享给大家。
1953年生,山东郓城人。国家一级作曲,济南大学、菏泽学院客座教授,国家级非遗项目菏泽弦索乐代表性传承人,琴筝清曲古乐社艺术总监、社长。作品曾荣获文化部编曲一等奖、文华音乐创作奖、群星奖、中国民族器乐民间乐种组合展演一等奖和山东文化艺术节作曲一等奖等。曾任菏泽市戏剧院院长、菏泽市艺术研究所所长、菏泽市曲艺家协会主席等职。被聘为《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中国曲艺志》山东卷常务编委、《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东卷编委、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山东菏泽弦索乐表演人才培养》特聘教师、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新中国器乐乐种传承发展研究》课题组专家。
曲目欣赏:
传谱:赵玉斋
整理:苏本栋
演奏:王玉珍、郝红梅、毕美、胡凤霞
胡化山、苏本栋、马继帅
改编:胡化山
演奏:胡化山
改编:赵玉斋
演奏:胡化山
唱词改编:张军
音乐整理:苏本栋
演唱:毕美、王振刚、王玉珍
点击阅读原文:
评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