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筝论道第41期
工程师中的古筝演奏家
作者:黄超
导读:王英睿
黄辉远(1937-2013)在潮州筝圈子里是一位知名的多专多能的筝家。他是“黄氏家族”的令人尊敬的“筝痴”老大哥,然而他的专业是高级工程师,筝是“副业”。
生在旧社会的黄辉远自幼随父亲黄长富先生走戏班,接触了地道的民间艺人的生活,除了师从父亲习筝,在琵琶、笛子、椰胡等乐器演奏上均有一定的造诣。他勤勉、好学,不但乐艺突飞猛进,在校学习成绩也非常优秀。长在红旗下的黄辉远1958年考上华南工学院(现华南理工大学),是十足的“学霸”,各门成绩总是满分,而且担任学院民乐队队长。大学期间他常与陈安华先生交流筝艺,并向罗九香先生学习客家筝艺,还得以结识曹正先生。大学毕业,黄辉远分配到鞍山广播器材厂,成为国内首批研制开发彩色广播电视设备的工程师。在到全国各地出差途中,有机会多次拜访曹正(时任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和赵玉斋(时任沈阳音乐学院教授)两位老前辈,并得其真传(师从曹正先生习得《高山流水》《渔舟唱晚》,师从赵玉斋先生习得《汉宫秋月》《庆丰年》)。此外,他与上海的郭鹰、郭雪君、王昌元、项斯华等老师多有往来。青年时代,黄辉远的潮筝技艺已得到大家的赞赏,曹正赠象牙筝码,郭鹰为他题字 “音纯味永、筝界之秀”。
1976年,黄辉远定居汕头,经常到萧韵阁先生、玛原先生、王安明先生家会乐,与他们来往中不断吸取营养,加上自己的钻研推敲,筝艺日臻成熟:除了继承黄长富精到的左手按音技巧,以及对活五调的独特演绎,他自然而然地将工科精细、精确的思维模式融于演奏,形成自己细腻柔美的风格。此外,黄辉远将太极拳的理念及动作施于舞台表演,展现出一种行云流水的优雅气度。
拥有一台得心应手的乐器应该是众多弹筝人的心之所向,但多数人也只能想办法去买一台尽量接近自己要求的好筝而已,而对于工程师出身的黄辉远,则充分体现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对乐器的发音音色有着极高的要求,促使他将长期从事研究工作所具有的严谨精准的科学精神与极强的动手能力相结合,从义甲、筝弦到筝,他都自己亲自制作。
1970年,他的第一台21弦筝借鉴了北方营口筝的设计,以水曲柳为面板、阳木为框架,钢丝弦,兼具南北派特色。(当时潮汕筝多以16、18弦为主),音质浑厚清亮。
1976年,他的第二台筝精益求精,以梧桐木为面板,红木为框架, 扬琴钢弦,音色纯美。黄长富对之爱不释手,他的专辑以及黄辉远的演奏录音多用此台筝录制。
1993年,他采用了类似日本筝的木材表面碳化工艺,研发了第三台筝,加上尼龙的穿弦孔减少谐振,音质绝佳,再配上曹正先生赠予的筝码,可谓锦上添花。
钻研录音技术
黄辉远在生活中最大的投入是购买音响和录音设备,足见音乐是其真爱。1988年,他已经用上当时国内闻所未闻的激光(CD)唱机。欣赏各种古筝专辑,听自己的录音。在房间里录音,对他来说是最大的享受。而且,他是通过不断的录音、听录音来寻求在演奏技巧、演奏风格上的精进。他自己设计制作放大器,并对各厂家的话筒尝试和对比,力求能最高精度的还原演奏效果。有了电脑后,他又迷上了数字录音,随后制作了自己的光盘专辑,又把黄长富先生、以及多年保存的高哲睿先生、玛原先生的录音带进行数字化转录。他专门把以前手抄整理的潮州筝谱结合自己弹奏的表现编辑录入到电脑MIDI软件《贝音》中,用世界通用的数字音乐记录格式以便于分享乐谱,能帮助更多的人认识和喜欢中国古筝。
对于筝乐的传承,黄辉远同样强调苦练基本功。对于传统曲目,他采取开放模式,主张先学习全国各流派的曲目,再回头学潮州筝(这种学习顺序值得探讨)。对现代曲目则强调要仔细观察原作者是如何演绎和解释自己创作的曲目。他常将北派筝艺及现代筝曲传授给弟妹(冠英、楚英、惠英)和侄女(蔡毅)。黄辉远是早期为数不多的为南筝、北筝交流做出贡献的筝家之一。
退休后的黄辉远依然坚持练琴录音,继续保持“活到老学到老的好奇心和创新精神,保持着对技术、技艺的痴迷和钻研精神,保持着对艺术精益求精的严谨态度。” 1963年黄辉远编撰《潮州音乐古筝曲选》1册,送曹正教授,被收入其编辑的《古筝书谱序跋集》和中国音乐学院古筝教材中。他的重三六调《柳青娘》收入李萌编辑的《潮州筝曲选》中,《杨柳春风》被编进《中国古筝名曲荟萃》中。潮筝作为专业音乐院校教材(成为文献资料)广为流传。
黄辉远是当代筝乐领域里将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并应用于实践的典型代表。
黄超
作者简介:黄超,广东澄海人,从小跟随父亲黄辉远 学习家传古筝。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现为中国移动三级经理。
曲目欣赏:
此曲为mid制作
点击阅读原文:
评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