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汕头市文广旅体局、 广东省民族管弦学会、潮阳区文联为指导单位,汕头市潮阳灵山寺主办,汕头市新华苑长者活动中心、汕头市永胜创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的“留衣情韵,缘聚灵山”——缅怀韩愈大潮阳灵山寺拜别1205周年音乐会暨研讨会、古琴雅集将于10月25日——27日在潮阳灵山寺、汕头凤岗古村落举行。
文化学者,潮乐、潮剧名家和海、内外琴家将聚首汕头,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纪念韩文公为主题的音乐文化活动。
《留衣情》与 潮州音乐的守正创新
作者:高百坚
《留衣情》是郑相明先生的潮乐原创作品。蒙郑先生的厚爱,分享了排练小视频。由郑相明先生潮管主奏,青年古琴师高桂荣伴奏,潮剧名家王少瑜女士演唱的《留衣情》,管、琴、唱三位一体,词曲兼备,情深韵浓,是潮州音乐守正创新的佳作。
韩愈(文公)因谏迎佛骨被贬来潮州八个月,是中原文化与潮州文化正式接轨的重要标志。韩愈崇儒兴学,大大地影响潮州儒雅乐风的形成、审美趋向和乐人的艺术追求。
《留衣情》描写大颠禅宗祖师与韩愈大德於佛教的因缘。一代大儒高僧,对话作揖,驿道留衣惜别。《留衣情》以特有的潮乐活三五为基调,突出潮音潮韵,一派儒雅乐风。醇厚明亮潮管吹出的活五,声声清凄、扣人心弦;古朴纯净,深远沉静的琴韵;潮曲的声腔,深默不舍。曲终前,潮管、古琴、唱腔收音归韵,曲终而意未尽,留下淡淡的忧伤和无限的惆怅!
《留衣情》是潮州音乐守正创新之佳作,其成功得益于郑相明、高桂荣、王少瑜三位老师的潮艺互补和磨合。
潮州笛套是潮州音乐六大品种之一,潮阳笛套非遗传承人郑相明老先生,在潮乐摸爬滚打凡数十年,是潮乐界的多面手,特别是对潮州音乐的鼓乐、笛套、弦诗乐、庙堂乐深有研究。从1984年开始,郑先生对濒临失传的潮州特色乐器管子进行研究和改革,汲取广东喉管和原始哔嘌的特点加以改造,使音色淳厚明亮,在音域、音准、音律等方面得到了明显提升,特别活五调,堪称一绝,填补了潮州管子乐器和演奏的空白,为古乐传承与“破圈”做出突出的贡献。令人感动的是,郑老今年八十有一,仍不知疲倦地默默耕耘,推陈出新,扶掖后生,其德、其艺,令人景仰!
高桂荣是古琴界的后起之秀,曾荣获首届敦煌杯古琴大赛成人组银奖。身为潮汕的琴人,生于斯,长于斯,从小接受潮州音乐,潮剧文化的熏陶。高桂荣在古琴的演奏实践和与本地乐师的琴艺交流中,承潮乐之根,塑古琴之韵,先后以潮州弦诗乐为底,为《寒鸦戏水》《活五·柳青娘》《景春罗》《杨柳春风》《西江月》打谱,订指法,这次高桂荣模仿潮州筝活五调的技法,在“五”音的做韵上反复琢磨,“五”味准确到位。在郑相明先生的指导下,古琴与潮管在《留衣情》中清浊明暗,互相呼应,耐人寻味。
潮乐理论家郑志伟先生言:“活五调是唱出来的”。被誉为“潮州歌曲的邓丽君”的王少瑜老师是潮剧名家,表演细腻,真实自然,以情动人,唱腔艺术为行内外公认,是新时期潮剧唱腔代表人物。王少瑜老师唱功炉火纯青,《留衣情》缠绵、感伤、流动的“活五”腔韵,直击心扉!
《留衣情》突出潮州音乐特色乐调,管、琴、潮剧腔韵于一曲,器乐与人声混响,增加了音乐色彩、层次和感染力。在多元音乐文化的大潮中,潮州音乐如何原样传承?创新发展?《留衣情》给潮州乐人有益的启示。
评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