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乐《小桃红》(重六调)
潮州筝是一间百年老店,是中原音乐文化与潮州土著文化融合发展而成的一大古筝流派。
潮州学界泰斗饶宗颐先生指出“潮属文化溯源于秦”。潮州古属闽粤,秦属南海郡(隋朝称为潮州。秦始皇统一中国,公元前214年在百粤屯兵五十万,设置揭阳守区,将领史禄及其部下和家眷也大多数留寓揭阳,史禄的后裔史定在汉初曾经为揭阳令,这些将领士兵,挟带中原的文物与习惯,而作为礼仪和生活不可缺少的音乐艺术也相继传人。揭阳曾经是潮州府下辖潮州八邑之一,现在是潮汕机场的所在地。
我们可从四个方面追溯秦筝与潮筝的渊源关系:
A色彩音阶:秦筝的欢音、苦音的色彩与潮筝的轻六、重六类同。
B音律:关于微升4与微降7,周延甲教授指出:秦筝与潮筝的韵音是一致的。
C大拇指按弦技法的运用:秦筝大拇指按弦把拇指写成大于筝谱上。潮州已有自成体系的“换指按弦”法,大指按弦更主动,更频繁。
D命名:潮州筝相当长时间以秦筝命名。由此可见,秦文化对潮筝的影响是直接的,也寓潮人对秦文化的追溯和依托。
已故潮筝名家徐涤生先生唯一留世手稿。(潮州筝曲《金书令》)
由此可见,秦文化对潮筝的影响是直接的。
秦汉以前的中国,东北面是胡,秦始皇虽筑了万里长城,但胡人仍屡屡进犯,迫汉族南撤,宋、明两朝败亡,都到潮州为止,中原古文化随战乱而南移。我们从潮州音乐十大套曲中,仍能寻觅到唐宋大曲的遗风。
中原文化对潮州的重大影响,不得不提一位重要人物——韩愈。
韩愈被贬来潮州八个月,是中原文化与潮州进行正式接轨的重要标志。他崇儒兴学,大大地影响了潮州儒雅乐风的形成、审美趋向和乐人的艺术追求。至今,潮汕人仍以“儒气”一词来称颂美好的事物,高雅的音乐称为儒家乐。以演奏儒家乐为艺术追求的民间乐社都冠以儒乐社的美称。
评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