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我想大多数人对夜空中星辰的启蒙都始于一组非常耀眼的星群,它就是“北斗七星”。北斗七星是由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瑶光七星组成的,古人把这七颗星联系起来想象为舀酒的斗形。北斗星对于古人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它出现在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每逢中秋节时,七颗星便围绕着月亮,闪闪发光,坊间将这一景象称为“七星伴月”。 今天分享的这首作品就与这“七星伴月”有关,名为《七星月》。作曲家李晨瑶某日观望夜景时,引发联想,试图以此为题为古筝与其他七件乐器创作一首室内乐作品,并献给她同窗十年的好友,青年古筝演奏家王冰洁。作品中使用的乐器有一台古筝和两把琵琶、两把二胡、一台大提琴、打击乐和笙,七位演奏家以古筝为中心围绕左右,不仅在音场上形成环绕和对称的音响比例,并且符合作品七星伴月的寓意。 虽是一首现代作品,但作曲家并未使用过于复杂的音高体系,仔细聆听,作品中的旋律色彩实际都是非常和谐的音程关系,加之突出了古筝中的揉按,作品着重展现出中国民族乐器特有的韵味。但在整体效果上,却又给人带来现代的动力感,我认为是“节奏”确定了整首作品的基调。充满律动的节奏在这首作品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它贯穿在整首作品中。节奏虽然多次以富有律动的形式出现,但每一次出现时却又形态不一,因此在每个段落中塑造出的性格也不一样。就像与七个不同的人发生了碰撞,每一次擦出的火花都有差别,而这些人之间又存在某种共性,使他们趣味相投。 虽是为古筝和七件乐器而作,但乐器之间的分量是均衡的,尤其是这七件乐器并非扮演“伴奏”的角色,它们以相近、对立或者独立的形式与古筝形成呼应、对话、环绕、交错等丰富的声部关系。由此组成交相辉映、意趣盎然的星月之响。
评论
0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