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今天大家听到的作品是日本作曲家三木稔先生创作的《松之协奏曲》,它是为一台二十一弦筝和三味线、尺八、以及三台伴奏筝而作。作为独奏曲时,它又叫《狂想曲》。作品以松树在近代工业发展中被污染而大量死亡为背景,作曲家强烈抗议对自然环境肆意破坏的行为,企盼地球绿意重回盎然。今天播放的录音是由野坂惠子用日本筝演奏。三木稔先生的作品已经介绍过好几首了,虽然他的大多数作品是为日本邦乐器二十弦筝创作,具有浓厚的日本调式风格,但仔细品味,作品透露出来的内容丰富多采,比如能听到日本民间的自然风情,也有富有律动的异域曲调,还有大爱无疆的人文关怀等等。有兴趣的话,大家不妨将几首作品对比聆听。今天这首《狂想曲》是我格外喜欢的一首,它其中蕴含的能量是其他几首作品难以企及的。在不同时期欣赏,我的体会不一样,希望通过分享自己的感受,提供給大家更多思路。此曲流传至中国后,演奏者采用七声弦制古筝演奏。我最初演奏这首作品时,总是试图去找其中的“张力”,用自己的惯性把作品弹的一惊一乍,以为引子弹的跌宕起伏,把旋律弹的好听,快板没有技术障碍就好了。我在欣赏原曲录音时的确被音乐打动,但却不太理解作品如何表现出“对环境被破坏后发出的抗议,以及对绿色的渴望”。当时,我还认为这首作品既然可以用中国古筝演奏,就不需要刻意去寻找日本音乐文化的特质。几年后,我和朋友聊起这首作品,她说,太多人把《狂想曲》中的日本文化特质弹没了,它应该是淡然的,控制的,就像日本人表现出来的节制一样。速度无需特别快,起伏也不需要特别夸张,在这种庄严感中,气场自然的流露出来。这时,我觉得找到这种特质,离弹好这首作品就不远了。今天我再听这首作品同时,还听了三木稔其他筝乐作品,作品与作品之间产生了对比,突然想到如果只是去找日本文化中的特质,那岂不白白浪费了作曲家的一番苦心,因为作品中的民族特色已经体现在调式音阶、旋律节奏这些方面,日本文化特质本身就存在,也是这类作品的共性,它是我们在演奏过程中的背景和依据,而非我们最终要寻找的东西。当我再次演奏这首作品,我会越过这些特质,投身到作品里人类和大自然的情感纠葛,沉浸在敬畏、背叛、希望等等诸多复杂情绪里,它们才是我真正要在音符中寻找的东西,不再挑剔每个音是否弹漂亮了。此处拆解每个音是无意义的,只有每个音互为组合,并向我们要表达的含义靠近,才可能获取你想要的东西。经历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以及最后的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很多人会以为这就到达终点了,说不定才刚刚开始。如果今天是你第一次听到这首作品,期待你也像我一样,数月或数年后,再来听它,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评论
0精彩评论